首页 > 巩固拓展

优秀!乡村振兴路上,他们有了新样子

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系列报道(一)

发布日期:2023-05-26 09:39 文章来源:巴中日报   浏览击量:

为激励全省上下在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中接续奋斗,前些日子,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公布了2022年度市(州)党政和省直部门(单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情况,来自我市5县区13个村获评“2022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近日,记者走进其中3个村,探访他们如何突破发展挤入优秀行列。
  点位:巴州区鼎山镇玉凤村
  1 项目资金“撑腰”特色养殖路越走越宽

  5月19日,走进鼎山镇玉凤村新居聚居点,58岁的村民邓友才正忙着做午饭。
  “以前做梦都没想过有朝一日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邓友才一边做饭一边告诉记者,他和乡亲们以前都是住的土坯房,有时碰到大雨天气还会漏雨。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邓友才一家5口在2017年10月搬进了125平方米的新房。
  “我们村共有易地扶贫聚居点4个,集中安置127户497人,分散安置5户20人,改造C级危房50座、D级危房2座。”玉凤村党总支书记赵利民介绍,他们村建集中供水工程1处,延伸管网22公里,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0%以上;建村社道路15公里,村社路网体系基本形成;村级阵地基础设施齐全,广播电视、网络信号村域全覆盖;全村实现了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辖区供电、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健全。“前些日子我们村把漫水桥也修好了,还整治了三道拐堰塘,全面完成了农电改造,现在大家的满意度、获得感空前提升。”
  基础打好了,就要想办法提高收入。这两天,在村上的安格斯母牛养殖场里,20头母牛正悠闲地吃着饲料,一旁刚出生两个月的小牛犊在村民的精心照料下也一天比一天大了,这让赵利民开心不已。“当前20头母牛已全部产崽,小牛已饲养两个月,今年村集体经济预计可实现净利润超过10万元。”
  “我们村紧紧围绕‘稳生猪、兴肉牛、扩粮油’的总体思路,持续在产业发展上加压发力。”赵利民介绍,这一年多来,他们村利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扶持资金和中西部协作等项目资金135万元,租赁圈舍600多平方米,与四川华牧巴山牛现代农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签订20头母牛“售母收犊”合作协议,2022年12月12日全部入栏饲养,预计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2万元。“同时我们还利用中省扶持集体经济资金投资入股锋秦强家庭农场50万元,年出栏生猪约4000头,可增收6万元。招引四川优特尔农业开发公司发展圈桶养鱼,预计可带动20余户农户致富增收。”
  随着玉凤村的发展一天比一天好,这个曾经偏远落后的小山村已经破茧成蝶。2023年,该村被命名为“2022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
  点位:通江县涪阳镇石龙寺村
  2 帮扶单位“献策”青花椒产业延链发展

  5月14日,走进通江县涪阳镇石龙寺村的青花椒产业园里,曾经一片荒芜的小山坡现在早已密密麻麻种满青花椒树,阵阵微风吹来,花椒独有的气息随着风儿飘进鼻子里,沁人心脾。不远处的村民们正忙着给花椒树除草、施肥,现场一片忙碌景象。
  说起村上的产业,这也让石龙寺村党支部书记陈仕军感叹不已。“我们村是典型的‘山高坡陡沟深’的旱山村,怎么才能发展自己的产业,让村民有更多收入一直是一个难题。”陈仕军表示,在2018年,在和帮扶单位商量考察了很久后,最终决定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种植青花椒,帮助村民增收。
  “选择发展青花椒产业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因为青花椒耐干旱,在山地、丘陵、河滩等地均可种植,病虫害较少。”陈仕军介绍,石龙寺村大多属于坡地、山地,排水十分便利,适合青花椒树的生长。同时,青花椒树喜欢光照和干燥温凉的气候环境。石龙寺村海拔600余米,一年四季光照充足。
  “我们在帮扶单位的帮助下,去年5月建立了青花椒烘干房,有效解决了全村鲜活产品生产储存难、人工成本偏高且劳动力有限、保值增值难等短板,提高了集体收益。”陈仕军表示,同时,通过与当地花椒公司合作,进行技术储存,延长市场供应时间。
  产业发展起来了,也能带动周边村民进园区务工。“我平时就在产业园里除草、施肥,一年下来能拿到9000多元。”今年60多岁的村民罗清华高兴地说。
  据了解,该村还探索(集体、大户、村民)创新建立“532”利益联结机制,将综合产业园收益的50%作为村集体经济,用作村级公共事务开支、孤寡残弱救济、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组织保障、干部绩效考评等;将综合产业园收益的30%作为村级产业发展基金,用作综合产业园的管护、培育产业大户的奖补、销售市场的运营等;将综合产业园收益的20%作为549户村民的分红资金,把土地入股、技术指导、奖补支配等进行量化,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统一标准,每年分红。“按照目前效益,今年全村集体经济预计收入30万元,产业发展基金预计留存15万元,村民分红预计可达6万元。”陈仕军表示。
  点位:南江县云顶镇黑潭村
  3 山海情再“加码”增收好项目不断上新

  “大家要注意看,挖沟一定要按照这个标准,距离茶树要有10-15公分左右,挖的深度也要有5-10公分才行……”5月20日,在南江县云顶镇黑潭村的茶园里,黑潭村党支部书记谭坤正给村民们讲解挖沟施肥的标准。“这可是我们村的宝贝,一定要照顾好了,收益才能好。”谭坤表示。
  “我没事就到村上的茶园里务工,工作轻松又能挣钱。”今年60岁的村民谭强一边挖沟一边告诉记者,村上没有发展产业之前,家里的收入一直很低,一遇到急事就会手头紧。“现在我们每天工钱是70-80元,还有土地流转费用500元一亩,除此之外还有些乡亲们去茶园指定区域摆摊设点也能挣不少钱。现在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谭坤高兴地说。
  “我们除了发展茶叶产业的同时,兼顾实施茶地套作、茶果采摘、种养循环等短期致富项目,还引进巴山土鸡规模养殖场2个、培育养殖大户12户,年出栏巴山土鸡8000余只;建成南江黄羊养殖规模场2个、培育南江黄羊养殖大户5户,年出栏南江黄羊2000余只。”谭坤介绍,他们还建立“向撂荒地要集体经济收入”的发展理念,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组建30人的农机助耕队,对全村200余亩撂荒地进行“代耕代种”,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20万元,让“撂荒地”变成“致富田”。
  同时,该村通过“飞地经济”模式,打造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引擎。依托云顶茶乡4A级景区优势,将扶持村发展资金100万元投入到云顶茶乡建设高端民宿,并撬动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300万元投入该项目,项目将于2023年6月底建成并投入营运。同时投入50万元建设青饲料加工厂,对镇域内及周边乡镇的农作物秸秆进行回收,将其加工为青贮饲料,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100万元,带动农户人均增收1200元以上。
  “我们还依托东西部协作项目,建成500亩茶叶产业丰产培育示范园,采取‘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农户’‘党员示范+农户’‘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代管+全家外出农户’等联农带农模式,积极引导农民参与‘丰产培育示范园’建设,鼓励群众通过到经营主体务工、入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增加收入。”谭坤介绍,该园区建成后,三年投产、五年盛产,年产值可达250余万元,带动70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