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 乡村建设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宋洪远:打好“红绿”牌 引领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1-09-28 16:50 文章来源:巴中日报   浏览击量:

专家名片
  宋洪远,曾任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领域涉及国有企业改革、宏观经济分析、农村经济形势分析等方面,荣获“科学中国人”“中国改革开放30年60名农村人物”等称号。
  “从脱贫攻坚转向全面乡村振兴,标志着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实现历史性转移。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并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今年乃至整个‘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谈及农村经济发展领域,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宋洪远就乡村振兴的意义、举措等娓娓道来。
  说振兴
  文化振兴、人才振兴大有可为
  在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五位一体、相辅相成。其中,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思想保障,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对于推动文化振兴、人才振兴,该如何发力?
  宋洪远认为,全面理解文化的内涵,是推动文化振兴的首要之义。文化不仅指文化事业,也包含文化产业等内容。唯有全面准确理解文化内涵,才能推动文化做大做强。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中,需要全民参与。“换言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政府的事,而且要广泛发动群众,让群众自觉参与到乡村文化振兴中来。”
  就具体实施,宋洪远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要从农民、农村两方面发力。“针对农民而言,就是要不断提高文化素养,提升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健康等水平。此外,要培树乡村良好风尚,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农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对于人才振兴,宋洪远认为,要摒弃“等靠要”思维。上级党委、政府指派相关专业人才进行帮扶、支援固然能起到积极作用,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本土人才的培养,激发本土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这样才能由被动“输血”变为自身“造血”,人才振兴才能够持久。
  如何培养乡村振兴中的本土人才?宋洪远建议,一要培养乡土人才,二要吸引城市人才下乡。“农村工匠、非遗传承人、乡贤、返乡创业者等,都是农村地区不可多得的人才。对于这样的人才,一定要发掘、发展、保护好,调动他们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中。”宋洪远说,要建立起城乡人才交流机制,在岗位补贴、住房保障等方面给予保障,实现城乡资源共享、人才共用,真正让广大城市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生力军。
  提建议
  找准特色、学习经验、改善交通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对于巴中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宋洪远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
  宋洪远说,推动乡村振兴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深入研究自身特色和优势,寻找到自身发展的差异点和亮点。“换而言之,同质化的产业可以发展,但很难出众、出彩,甚至会引发恶性竞争。因此,与其争先恐后地发展同质化产业,还不如立足自身优势特色,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他说,巴中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以及优良的生态环境,红色文化涵养、绿色生态底蕴正是巴中发展的优势、特色所在。打好“红色”“绿色”这两张牌,巴中在乡村振兴中将大有可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宋洪远表示,多向东部发达地区、省内兄弟城市等交流取经,学习其乡村振兴中的先进典型做法,然后因地制宜为我所用,也是加快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和抓手。
  宋洪远还建议,巴中要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都说‘要致富、先修路’。几年前,我也来过巴中,那时候从广元到巴中需要四五个小时,如今广元、巴中两地有了直达高速,全程只需要两个小时左右。不只是高速,随着恩阳机场的开通,巴中的交通条件有了极大改善。”
  宋洪远说,虽然巴中交通取得长足进步,但相较于邻近的广元、达州等城市,巴中交通特别是铁路交通并无显著优势。对于推动乡村振兴而言,进一步改善巴中城乡交通条件是题中应有之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