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 乡村建设

决战贫困——巴中脱贫攻坚纪实(连载之二十五)

发布日期:2022-01-04 10:26 文章来源:巴中日报   浏览击量:

第五章《众志成城拔穷根》(下)

——巴中市就业、教育、科技、卫健、民政等专项扶贫纪实第三节 兜底保障篇:用好脱贫攻坚输血功能


一、卫健,拔掉脱贫奔康顽固病根

     这是一组令人吃惊的数字。

    2013年底,巴中市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9.4万人;其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有67636户224193人,占建档立卡贫困户总数的47.07%。

家住巴州区梁永镇升平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苟柏成,对于戴上贫困户的“帽子”一直耿耿于怀。
“我这个人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劳力好,又勤快,在哪儿都挣得到钱。”说起那些年的红火日子,苟柏成很骄傲,“农忙时,我在家里种庄稼,搞经济作物,发展养殖业;农闲时,我到城里务工搞建筑,收入挺高,一家人日子过得不错!”
人有旦夕祸福。2013年7月,苟柏成一病不起,手术费花了十几万元。“把亲戚、朋友、邻居都借穷了。虽然捡了条命,却落下腿脚不便的终身残疾,从此连农活都干不成。”俗话说,致富十年功,大病一日穷。倒了苟柏成这个“顶梁柱”,屋里屋外仅靠妻子苏秀华支撑。“三个娃儿要上学,母亲也有病,家里穷得舔灰。”想起那些“穷困潦倒”的日子,这条七尺汉子至今泪目。
“一人患病,全家致贫;一家患病,拖累亲邻。”近年来,为了拔掉顽固病根、走出致贫怪圈,巴中市全力用好脱贫攻坚“输血”功能。

聚集“四化四促”目标,巴中确保贫困群众看得好病。聚焦服务体系便民化,促就医条件改善,征对资源现状、服务半径、服务人口等因素,科学规划设置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形成城乡“半小时基本医疗服务圈”和“1小时医疗急救圈”,同时积极编制、储备和争取中央、省级卫生健康项目,加强阵地建设,更新医疗设备;聚焦医疗资源均衡化,促城乡一体发展,实施城乡对口支援“传帮带”,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县级医院与中心卫生院建立一对一对口帮扶关系,开展师带徒等“九项帮扶行动”,创新推行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五个一体化”管理,打造省、区县、乡镇三级远程医学会诊系统;聚焦卫生人员专业化,促人才增量提质,把人才强卫上升为行业战略,深入实施“巴山优才”计划,坚持精准灵活招引一批、重心下移集聚一批、订单定向培养一批,建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聚焦医疗服务优质化,促患者满意提升,深入开展“全面改善医疗卫生服务三年行动计划”“优质服务基层行”和为期三年的行风整治和监督执法“亮剑”行动,强化“三医”信息化平台监管,引导医疗卫生机构以质量为核心、以服务得民心、以文化聚人心,切实履职尽责、转变作风行风,提高诊疗能力。

2019年7月23日,巴中市巴州区成功完成省人民医院、区人民医院与清江中心卫生院远程会诊线上对接。标志着巴州区省、区、乡三级远程医学会诊系统正式上线运行。
李翠芳是巴州区清江镇文昌村一名贫困户,患有肺心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7月23日,巴州区成功完成省人民医院、区人民医院与清江中心卫生院远程会诊线上对接,李翠芳有幸成为首例远程连线病人,通过专家连线,实现远程看病。
“太感谢你们了!让我在家门口看上‘专家号’,以后看病再也不往城里跑啦!”76岁的李翠芳老人拉着巴州区清江镇中心卫生院何兵医生的手激动地说。
何兵介绍,远程诊疗实现基层医院医生与上级医院专家“面对面”会诊,共同为患者完成病历分析、病情诊断,以及拟定进一步治疗方案,不仅让基层医生学到“真功夫”,更重要的患者在乡村就能挂到方便、快捷的“专家号”,降低医疗开支,提升医疗质量,让群众真正地“看得好病”。
建强“四助四保”机制,巴中确保贫困群众看得起病。
建立“绿色通道”救助,确保贫困群众便捷就医。全市各定点医疗机构全面建立贫困人口就医绿色通道,贫困患者优先诊断、优先检查、优先治疗;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入院时无需缴纳住院医疗费用押金,通过系统和人工识别,享受“先诊疗后付费”;实行贫困患者医疗费用“一站式”结算机制,贫困患者出院时仅需结清个人自付部分费用。
2016年11月18日,在恩阳区人民医院,家住玉井乡贾村的建卡贫困户、65岁的李仕兰办理出院手续时很吃惊:住了4天院,只交18元!
“我得的是胃溃疡,4天前没交一分钱就住进医院;病愈出院时,2500元的住院费和医疗费,自己只用出两碗面钱!”
恩阳区卫计局办公室副主任王力介绍,像李仕兰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只要拿着扶助证、社保卡,就可办理住院手续,享受先诊疗后交费的政策;诊疗结束交清自负费用即可办理出院手续,实行一次性结算,有效解决患者报销环节杂、多头跑、垫资难的问题。
开展“三个一批”救助,确保精准到病精准到人。采取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
在大病救治一批中,按照定定点医院、定诊疗方案、定收费标准、加强质量管理、加强责任落实的“三定两加强”原则,全市确定10家定点医疗机构,对全市14474名30种大病患者开展专项救治;在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中,对43930名慢性病贫困患者,由家庭医生提供针对性的基本医疗、基本公卫、健康管理、健康咨询和预防保健等服务;在重病兜底保障一批中,全面落实医疗救助扶持政策,将贫困人口自付医疗费用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实现基本医保制度、医疗救助等健康扶贫政策保障率达100%。
统筹“四大基金”救助,确保医费负担明显减轻。强化基本医保支付的主体作用和大病保险的补充作用,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0%。以区县为单位建立“巴中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扶助基金”,构建起“保基本、救大病、管慢病”的“四分四统”机制,对贫困患者转诊到市级或市外定点医疗机构诊治,经现行各类政策报销后的个人自负费用分别按70%、50%给予扶助。以区县为单位按不低于500万元规模建立“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对经现行各类政策保障后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给予救助。积极申报医药爱心扶贫基金,对患重大疾病确需转诊到市外治疗的贫困患者的个人自付部分医疗费用按40%救助。
实施“十免四补”救助,确保健康保障全面提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诊:免收一般诊疗费、免收院内会诊费、免费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项目、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和抗结核一线药物治疗、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提供妇幼健康服务、免费提供巡回医疗服务、免费药物治疗包虫病患者、免费提供基本医保个人缴费、免费实施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服务。对手术治疗包虫病患者按2.5万元每人给予补助,对0至6岁贫困残疾儿童进行手术、康复训练和辅具适配按不超过3万元每人给予补助,对符合治疗救助条件的晚期血吸虫病人按5000元每人给予补助,对重症大骨节病贫困患者按700元每人给予对症治疗补助。
2019年初,家住南江县燕山乡秧坝村1社的蒋秀英,突然感到腰不听使唤,走路也困难。
“几年前,就有这样的症状,只要疼得不是太严重,都尽量忍一忍,因为还有两个孩子在上学。”
最终,蒋秀英到市中心医院手术治疗,住院花费65034元,报费以后,个人只承担2927元。
“健康扶贫政策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如果没有这么好的政策,6万多元的住院费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蒋秀英的爱人毛德育说,“两个孩子上学,我没有技术只能在建筑工地当小工,微薄的收入,哪经得起大病大痛的折腾!”
落实“四到四防”措施,巴中确保贫困群众少生大病。

坚持预防为主,着力健康干预到人防“得病”。市、区县两级组建巡回医疗、疾病预防、卫生监督、妇幼保健、中医服务、计划生育、健康教育、爱国卫生“八支队伍”,进村开展扶贫活动。深入推进卫生县城、卫生乡镇、卫生村和健康细胞创建工作,改善群众居住环境,从源头上减少疾病发生。

图片

▲到“家门口”为村民义诊

开展健康体检,着力疾病筛查到人防“误病”。在脱贫攻坚期内,对贫困人口按照《四川省贫困人口免费健康体检项目目录》标准,开展1次免费健康体检,做到疾病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累计投入5000余万元,免费健康体检51万余人次,健康体检率达100%、健康档案建档率达100%。
组建专家队伍,着力进村诊疗到人防“拖病”。组建包括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中西医结合、B超、心电图等专业成员的市、县、乡三级健康扶贫巡回医疗队,为全市699个贫困村和1967个非贫困村群众开展诊疗服务。对患慢病、重病及情况特殊的贫困户,组织医疗小分队上门诊疗;对一次性能治愈的现场免费给药治疗;对需进一步检查的指导到上级医疗机构检查;对需维持治疗的指导签约医生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让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常态精准随访,着力动态管理到人防“重病”。组建由临床医师、全科医生、公卫人员、执业护士和乡村医生为队员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结合贫困人口健康体检、巡回诊疗、医疗救治情况,量身制定健康管理方案,由签约家庭医生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卫、双向转诊、用药指导、康复护理、咨询评估、行为干预、档案更新等服务,引导贫困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农村群众健康素养持续提升。
2018年9月11日,恩阳区渔溪镇土地村77岁的村民林仕珍早起后感觉头晕不适,便给自己的签约家庭医生谭琳玻打了一个电话,不一会儿渔溪中心卫生院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就上门为老人检查身体,给予健康指导意见。说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林仕珍老人很满意:“年龄大了,偶尔不舒服就得上医院。可现在的医院大、人又多,去挂号排队取药都找不到地方,特别麻烦。签约家庭医生以后,有个头疼脑热的小毛病,一个电话就能上门,吃什么药、注意什么事项,都说得清清楚楚。自从有了家庭医生,在外务工的孩子们放心多了!”
二、民政:坚决守住最后一道防线
家住巴州区枣林镇漩滩村的村民何玉,2015年纳入建档贫困户,因自身无发展能力,无法知晓国家政策,通过帮扶干部引领,重新向残联申请办理了智力二级残疾证,每年获得国家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600元,生活补贴近千元,加上其他扶贫政策兑现,2017年顺利脱贫摘帽。
巴州区民政局办公室主任苟波一语中的:“像何玉这样的特殊贫困人口,他们无业可扶、无力脱贫,连生存都成问题。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社会保障兜底一批’无疑是很好的办法。”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巴中积极发挥社会救助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兜底作用,全面保障贫困群众基本生活,切实做到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守住最后一道防线,为取得脱贫攻坚战役全面胜利发挥着积极作用。
聚焦脱贫攻坚,夯实基础兜底保障。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全力按户施保,将重病、重残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全部按户纳入低保;紧盯“易致贫、难脱贫”群众,对不能整户纳入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重病患者和一、二级重度残疾人以及三级智力残疾、三级精神残疾人员,精准单人入保;围绕“最困难、最贫弱”对象,分类调节补助,对已享受低保的重特大疾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困境儿童、在校大学生等特定对象,按照不低于80元的标准分类调节补助;监测“不稳定、易返贫”人员,脱贫不脱政策,重点关注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的临时困难户,对存在风险的,一旦基本生活受到影响,立即启动低保、临时救助等政策严防返贫;凸显“救急解难”,积极防止返贫,及时将遭遇突发意外、重大疾病等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纳入临时救助,强化“前置”过渡和“后置”衔接功能。
2016年,巴州区首次将全区8333户24924人深度贫困且丧失劳动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扶实现脱贫的贫困户,严格按评定程序纳入低保兜底保障范围,率先在全省实现了低保线与贫困线“两线合一”。
家住巴州区化成镇白庙村五组的张升荣,本人无文化无技术,妻子去世多年,两个子女还在读书,通过排查,于2016年9月纳入低保兜底,儿女在校读书也享受了教育补助政策。“通过享受低保政策,目前我家的生活有了改善,吃穿不用愁了。”张升荣的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聚焦特殊群体,筑牢基本民生底线。全面落实特困人员、孤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救助福利政策,加强关爱帮扶。
助力特困人员脱贫奔康。持续提高救助供养标准;实施特困人员医疗兜底保障,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医疗扶助政策范围;统筹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等政策为特困人员解决住房难题。加快推进农村供养服务机构新建、改建改造,全市29所农村敬老院和市社会福利院实行“公建民营”。
织密儿童权益保障网。全力构建家庭尽责、政府主导、全民关爱的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推进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落实。扎实做好“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
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严格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动态调整补贴标准。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托养照料等多种方式,为贫困重度残疾人提供集中或社会化照料护理服务,更好满足困难残疾人服务需求。
切实关爱老年群体。实行高龄津贴普惠制,建成巴中市居家养老信息平台、居家养老服务APP,设置巴中市居家养老呼叫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全市困难家庭失能半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突出“集中集约、精品精细、宜居宜养、全域全面”,创新实施“养老+康养”“养老+医疗”“养老+文化”等服务方式,进一步优化覆盖城乡的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布局。
2018年6月,巴中市平昌县粉壁镇组织专人对全镇困境儿童进行摸排:35名。其中,自身重残、重病困境儿童16名;家庭困境儿童14人;事实孤儿2名;孤儿3名。
6月28日,为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全镇村干部及各村(居)关工委执行组长,在镇政府召开2018上半年关心下一代工作专题会。会议针对困境儿童“空心化”家庭教育缺失的现实问题,要求党政领导、学校老师、机关干部、“五老”志愿者等,采取一助一、多助一、大手拉小手方式,对他们开展结对帮扶,实现全员、全面、全程关爱,让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弥补了缺失的父母亲情,重拾了少年儿童应有的快乐。
聚焦群众关切,创新基层救助管理。持续开展低保专项治理,对全市低保对象清零、重新申报审查,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精准核查低保对象财产和家庭收入,严防“开宝马”“住洋房”“吃低保”现象;持续开展低保整治“回头看”和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坚决整治“人情保”“关系保”“错保”“脱保”“漏保”。开展民政干部近亲属违规享受低保整治,建立民政干部家属享受低保备案制度,开展自查并签订承诺书,对备案人员调查核实;将备案管理延伸到低保经办人员、村(居)委会成员和村(居)民小组组长,严防“灯下黑”。积极推进低保审批权下放改革,在南江、经开区全面开展试点,其他区县32个乡镇开展试点;建立由乡镇(街道)负责申请受理、调查核实、审查审批和县(区)民政部门备案及监管的城乡低保审批体制机制;简化低保审核审批环节,精减低保申请证明材料,提高审批效率,变村、乡、县三级审核审批为村、乡两级审核审批,推行只提交身份证和经济核查委托书“一证一书”做法,在全省率先建立市级统筹的数字民政信息平台,实现低保线上办理。
2018年3月20日,在通江县全面开展低保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动员大会上,通江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的讲话掷地有声:“这次,低保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专项治理,首先向民政人开‘第一炮’,坚决清除民政人身边的‘人情保’‘关系保’‘金钱保’,严防‘灯下黑’……”

“我们服务的对象是最弱势的群体,自己的工作扎不扎实、细不细心、到不到位,直接关系到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通江县广纳镇民政办主任表示,将认真当好这批弱势群体的代言人和利益维护人。
凝聚社会力量,全力助推脱贫奔康。建立对口支援机制,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对口支援贫困村,聚焦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教育帮扶、健康帮扶、志愿帮扶等重点领域,建立“一对一结对子、持续帮到底”的结对长效帮扶机制;推动帮扶精准发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整合力量、调动资源和专业技术等优势,因人因户因地因致贫原因施策,从解决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入手,带动社会资源向贫困人口精准汇聚、精准对接,实现帮扶精准化;促进社会组织深度扶贫,围绕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将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坚持精神慰藉与物质帮扶相结合,多种方法引导、帮带、扶持贫困群众,不断激发贫困人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
2018年8月22日上午,由巴中市慈善总会主办,巴中市欣立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巴中爱心企业协办的2018第五届“金秋圆梦·慈善助学”启动仪式在巴中举行。此次“金秋圆梦·慈善助学”助学活动,将首批帮助巴中40名贫困学子从金秋启程,开始圆梦之旅。受助学生夏梓雯以627分考入西北工业大学,家里姐姐也在读大学,母亲没有工作,全靠父亲微薄的收入,这次受助5000元的资金,解决了她上大学的燃眉之急。“很幸运参加了此次活动,因为助学金的帮助,大大地减轻了我的家庭经济负担。同时,这个活动增加了我的社会责任感。”夏梓雯激动地表示,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努力学习,早日成才,回报社会。

第六章 改革创新 激活脱贫新引擎


概述
唯改者进,唯创新者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这片有12万人参加红军、4.8万人壮烈牺牲的英雄的土地上,巴山儿女以红军精神,以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向贫瘠的土地,向贫困的生活发起决战。

图片

▲平昌县中岭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山区、老区、贫困区“三区叠加”,巴中脱贫面临着和全国多数贫困地区类似的难题,产业发展水平不高、财产性收入活力不够、资源要素流动性缺乏、村庄面貌破旧衰败、内生性动力不足……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挑战,巴中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深化改革,都需要寻找农村发展新动力。

为此,巴中抓住巴州区农村改革试验区等机遇,从土地上创新,通过确权、赋能、释利的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对农村内外资源交互的盘活和拓展,通过原有体制机制的有效创新,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既坚守底线,又努力突破,使得沉睡的资源要素被彻底唤醒,兴村富民的改革基因被全面激活,如同一点一滴的源头活水集合起来,形成磅礴之势激荡山川。


改革的第二场重头戏就是钱,财政的钱、金融的钱、社会的钱,看起来都是钱,但对巴中来说,要支撑起699个贫困村、49.7万贫困人口的脱贫,必须用“小钱”撬动“大钱”,为此,巴中整合涉农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金,引入社会资本,为脱贫攻坚注入新鲜血液。
脱贫攻坚有许多政策是普惠政策,如何从政策中创新,走出适宜巴中的路子,在易地扶贫搬迁方面的创新,已经成为国家经验。针对国家和省相关政策较为宏观,在操作层面尚需结合巴中实际细化落实的现状,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突出“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严把政策关、算好统筹账,同步推动“业兴、家富、人和、村美”。
“三搬三不”和“三靠五进六不选”是巴中创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鲜明特色。2017年9月,巴中作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的主会区,6个参观点位成功接待了70%参会代表的参观调研;“十三五”以来,巴中接待省内外参观调研达20余批次。2017年9月,全省仅巴中易地扶贫搬迁户型设计图入选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典型户型图集》。中组部、国扶办以《巴山新居梦——易地扶贫搬迁的四川“巴中模式”》为题,把巴中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为脱贫攻坚新发展理念典型案例在全国推介。
改革,改环境,改土地,改贫困?革什么?革观念,革思想,革命运。
“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进入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部分群众对扶贫工作认识不到位,有些偏远乡村的村民甚至抢当贫困户,争戴“贫困帽”。为打破“年年扶贫年年贫”的困境,让贫困户甩掉思想包袱、激发内生动力,巴中创新坚持“志治”双扶,创新“互动平台”“道德银行”“双向承诺”和“激励比拼”等办法,有效破解贫困群众思想上“不愿”、勇气上“不敢”、能力上“不足”、实践中“不会”等问题,让贫困群众从精神上站起来、能力上强起来、生活上富起来,真正成为脱贫攻坚的生力军。

第一节 从土地上创新,唤醒沉睡资源


中国农村的“三块地”主要指的是承包地、宅基地、村集体建设用地。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改革,巴中承包地经营权放活,让农民享受到了财产权带来的收益;宅基地的“三权分置”先行先试;至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上市交易,则已经开始破冰探索。


一、盘活宅基地变闲为宝激发农村活力
巴中总人口380万,每年外出务工农民工将近百万,大量农民离开农村、离开土地,人口大量迁移,农村就出现了大量农房、宅基地常年闲置的状况。同时,巴中也面临着农村宅基地低效粗放利用、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制约脱贫攻坚的区域实际,如何盘活这一大块仍在沉睡的农村集体资产,巴中瞄准“以宅基地换指标”这个脱贫攻坚“靶心”,在全国、全省率先实施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省内易地流转,获取城乡建设用地“级差收益”,用于农村拆旧房、建新居。
2014年9月,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支持四川省巴中市脱贫攻坚的意见》,明确“允许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支持扩大增减挂钩试点规模和节余指标流转范围”等6条具体措施。巴中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政策“窗口期”,结合脱贫攻坚总体规划,主动探索实践,用活用够国土政策,叠加实施增减挂钩、土地整理、地灾避险搬迁等国土项目,盘活土地资源、助推脱贫攻坚。特别是在2016年2月国土资源部出台《关于用好用活增减挂钩政策积极支持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的通知》后,巴中在全国、全省率先实施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省内易地流转。与成都高新区达成的增减挂钩指标交易,首批流转4500亩、实现收益13.275亿元(29.5万元/亩)。
从土地上创新,巴中盘活宅基地,实施土地增减挂钩的做法,得到国务院汪洋副总理的批示:“请锡文同志阅酌,脱贫攻坚中要充分用好这项政策”。根据汪洋副总理指示精神,为推广巴中经验,用活国土政策、服务脱贫攻坚,国土资源部于2016年5月15日-17日在巴中举办土地政策支持扶贫开发暨易地扶贫搬迁培训班。

图片

▲巴州区水宁寺镇佛龛农庄

巴州区水宁寺镇新庙村中心广场一侧有白墙黛瓦三间房,房外墙写着“道德讲堂”四个字,墙内贴着“新庙村大事记”,记录着自1949年以来发生在这个小村里的大事。其中有一条写得最长:“2014年2月,规划建设巴山新居聚居点。至年底,新建村民住房144户(含廉租房13套),村办公楼、村民议事中心、村文化活动中心、村老年活动中心、村幼儿园及教师宿舍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并落成,居民用电、自来水、天然气、闭路电视、互联网等相继开通。”


紧跟其后的另一件大事,寥寥数字里透着喜气:“2014年12月,聚居点村民陆续乔迁新居。”
“搬家的时候别提多高兴了!”新庙村74岁的村民孙国贵告诉记者,他们一家五口只花了4.5万元,就从四间旧房搬到了四室两厅共140平方米的新房里。而在巴州,像孙国贵家这样的一套房子,自建花费至少要近20万元。
尖尖山,密密林,茅草棚棚笆笆门。过去,与新庙村一样,巴州农村新旧房屋零散分布,不少农宅闲置。如今,大部分农村水电气网设施齐全,村民花费不多就住上新房子。
新居建设工程浩大,钱从哪里来呢?承担着“农户宅基地使用权自愿有偿退出、抵押、担保、转让”省级试验任务的巴州区,依然向改革要办法。
巴州全区现有宅基地11万亩,其中危旧土坯房约占76%。据测算,农民就地改危或聚居的占比每提高10个百分点,就可腾出近1.5万亩闲置宅基地指标。而四川全省范围的城乡资源要素平等交换,为这些指标准备了市场。
拆旧建新,新庙村144户农民搬迁聚居,节约下90多亩宅基地,流转给村集体经济组织,再委托给区土地储备中心预收储为指标,由该中心进行包装后申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以每亩29.5万元的价格跨地区周转,指标收益补给村民建房。
腾、退、换,集中收储,增减挂钩,如此一来,宅基地不再局限于本村内调整,可以跨市甚至跨省流转,规避了其不能跨集体经济组织流转的制度障碍;参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来定退出补偿标准,找到了宅基地使用权的价格形成机制,由土地储备中心包装立项则解决了退后无用的后顾之忧,指标收益按约定方式分配,显化了集体所有权,保护了农民使用权。
随着政策放开,全省不少市州相继开始盘活宅基地,实施土地增减挂钩指标交易,市场日趋饱和。巴中再次创新,积极联系省内指标需求大的地区,与眉山市、资阳市等地达成了节余指标流转使用协议。目前,巴中已与成都、眉山、资阳等地交易增减挂钩节余指标1.46万亩,实现流转收益43亿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公益设施建设,并助推建成新居2.2万余套。
巴中的“探路”之举,既缓解了“先富”地区用地不足,又解决了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钱从哪来”的问题。国土资源部在巴中召开专题培训班,向全国推广。
二、盘活承包地农村产业有活力
实施脱贫攻坚,产业是支撑。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巴中长期面临着产业“小散弱”困局,农民手中的承包地一部分因为外出务工闲置,一部分因为粗放式经营土地效益并不明显。

图片

▲恩阳二郎庙村增减挂钩新村建设实景

对此,巴中以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为抓手,在全省率先完成承包地确权颁证,目前已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颁证率达90%以上;以放活承包地经营权为核心,坚持确权颁证与产权流转同步推进,率先出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意见和交易指导价格,建成市县乡村“四级”流转交易服务体系,成为首个实现与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联网运行市。
聚焦“谁来种地、地怎么种”问题,先后探索五种盘活承包地模式,有效形成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先股后转。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以股份的方式确权颁证给农户,农户再以其他经营方式(比如入股、转包、租赁)等转移经营权利。南江县长滩村将实施土地增减挂钩节余的用地指标股权化后,流转给当地政府,政府根据土地增值收益按股分红给股民;对集体资产经过清产核资、明晰产权、量化股权等步骤,将净资产量化分配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农户享受股民权利。
整村流转。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通过信托、入股、出租、合作开发等多种方式,连片整村交给企业、合作社、能人等进行经营管理。巴州区清江镇巾字村采取了整村流转的模式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产权信托流转。巴州区水宁寺镇佛龛村按照“先股后转、整村流转”的要求,农民将承包土地集中组建土地合作社,土地合作社将农户承包地全域流转到区土地储备中心,由区土地储备中心招引四川胜泽园农业投资公司发展产业,土地合作社参与分红。
土地股份合作社。通江县空山乡550多名农民利用土地入股,成立马铃薯土地股份合作社,集约土地2200余亩,聘请职业经理人进行统一经营管理,农户按租金保底、利益分红,探索出了“三返三支撑”(返包、返利、返红,科技支撑、品牌支撑、流通支撑)的流转模式,实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土地资本化。通江县诺水河镇梓潼村农民以土地、特色产业、劳动力、资金等入股裕德源公司,企业以设施设备、资金、技术、市场等入股,由企业统一经营,按股份分配收益,实现农村资产资源股份化、资本化。(未完待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