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 乡村建设

决战贫困——巴中脱贫攻坚纪实(连载之四十六)

发布日期:2022-03-02 09:44 文章来源:巴中日报   浏览击量:

  第九章 不负韶华谱新篇
  ——巴中市脱贫攻坚先进模范人物代表事迹纪实


  “我是下乡干活的‘手艺人’”
  ——记巴州区大茅坪镇孟家村驻村工作队队长何利华


  人物档案:她,优秀大学生,27岁便在镇片区畜牧站“负责”,基层工作经验丰富,是最年轻的站长;她,巴州区民政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任现职17年,是单位“四朝元老”;她,巴州区大茅坪镇孟家村驻村工作队队长、6个帮扶村的“总指挥”,是2018年省委省政府表彰的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她,身患癌症,却把扶贫工作看得比生命更珍贵,是“工作狂”“机器人”“女汉子”;她,何利华,却自谦为“下乡干活的‘手艺人’”,口头禅是“莫把手艺说孬了”。
  要见到何利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记者上午12时许打通她电话的时候,她正在从贫困村——巴州区大茅坪镇土地垭村回城路上,于是我们约定下午3时见面。下午2时30分,记者收到她发来的短信,说正去另一个帮扶村——巴州区平梁镇后溪沟村检查工作,已在路上,于是我们又约定第二天上午在她办公室见面。第二天上午8时30分,记者如约到何利华办公室,她已经在参加单位的党组会,主要议题就是脱贫攻坚。散会,10时许,何丽华一脸无辜:“对不起,忙晕了头,忘了……”
  “凡是何利华牵头做事,准行”
  49岁的何利华,个儿很高,微胖,说话既快又响,时不时加一点手势,一看就是一位既泼辣又能干的女汉子,怎么也不觉得是个“重病号”。
  说起当年揽下这个驻村工作队队长,何利华还“耿耿于怀”,因为这个“炭丸”实在太大,4个扶贫村,面宽量大;七年时间,“大姑娘肚里的娃儿都成了背书包的小学生”。
  何利华的工作日记记得清楚,2014年6月18日上午,局长找她商谈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的事。当时,何利华很犹豫:一是脱贫攻坚任务重、难度大,是只能取胜、不能闪火的大战,担心自己能力不够;二是身体实在不好,在单位分管的工作本就不少,担心自己精力不够。局长看出她的心思,一顿激将法:你是机关党委书记,党性强;你是市“三八红旗手”,能力强;你是当年负责一方的片区镇畜牧站站长,与基层群众打成一片,有经验;你是单位“四朝元老”,大家都服你,有威信……笼而统之,这个扶贫“总指挥”的位子,其他人坐不稳,非你莫属!
  局长这么一激,何利华还真“上了当”。想起27岁到镇上当畜牧站站长收拾烂摊子,那是何等艰难,自己都拼出来了;想起身患癌症,与死神多次抗争,自己都挺过来了。这脱贫攻坚有党的好政策,有局领导的硬“后台”,再难也不难。于是,热血沸腾,张嘴就来:“好,我来试试!”
  局长终于舒了一口气:凡是何利华牵头做事,准行!
  “这个何队长,还有点‘手艺’”
  巴州区民政局有6个村要派驻第一书记,分别是大茅坪镇孟家村、土地垭村、南垭庙村,枣林镇清溪沟村、漩滩村,平梁镇后溪沟村。何利华根据各村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派驻了6名第一书记,并以局党组成员身份亲自挂联“骨头”最硬的孟家村。
  孟家村之所以最难“啃”,一是基础设施差,二是无产业,最核心的是村“两委”班子不团结,干部和干部之间针尖对麦芒,互相拆台“打盯张”,党员不满,人心不齐。
  何利华有句口头禅:下乡干工作就是做“手艺”,不干就不干,要干就干好,免得把“手艺”说孬了。
  面对班子不强的情况,何利华“狠”。“班子不牢,地动山摇”,做了多年党建工作的何利华态度坚决,发展孟家村,先把村“两委”班子拆了,重搭。
  针对党建乏力的情况,何利华“稳”。查看党员发展情况时,何利华吓了一跳,9年没有补充新鲜血液,其中第八党小组组长张甫兴80多岁,第五党小组组长张坤德已是90多岁高龄。必须发展新党员,从品质好、有能力、肯上进的致富带头人中发展新党员。48岁的村主任、成都科锐有限公司巴中负责人马三荣,27岁的返乡创业大学生、传韵牧业养殖场负责人张舟琦,45岁的村医罗克兵,成为何利华重点培养对象。
  针对“阵地”破旧的情况,何利华“壕”。争取资金25万元,对村部进行升级改造,并添置必备设施,党员有了学习阵地,村民有了活动场所,老年人有了日间照料中心,小孩子有了幼儿园。
  针对人心不齐的情况,何利华“准”。亲自带领村社干部、所有党员、村民代表、致富带头人,到广安小平故里、南充朱德故居开展红色感恩教育;到恩阳罐子沟村、安居村以及南江长滩村、平昌驷马水乡等地学习参观,汇聚发展合力,激发创业动力。
  “做基层工作,最考‘手艺’。”何利华才使“几板斧”,孟家村的党员干部就服,“这个何队长,还有点‘手艺’!”“下乡做‘手艺’”的何利华,一直在夯基础、兴产业上着力。
  几年来,何利华忙前跑后,协调资金1000多万元,加宽社道路7.6公里,修建村道路2.8公里,兴建产业路5公里;争取水利资金80万元,整治病险山坪塘8口,新建水渠800米,群众家家户户吃上自来水;借区民政局殡仪馆迁建之机,让中心村、聚居点、公路沿线村民用上了天然气。
  打通致富路,就要兴产业。何利华带领驻村第一书记,引进巴中业主张凯发展花卉120余亩,带动60余户村民增收;引进山丘实业有限公司流转土地200余亩,农旅融合发展,150余户村民可就近务工;引进巴州区供销社流转土地300亩发展油橄榄,40多户村民可就近务工;发展面包厂一个,可提供稳定就业岗位10个。
  在发展产业上,何利华是有心人,不仅大力引进外地公司,还暗暗发力培育“本土”企业,尤其强调党员干部发展产业。几年来,协助五社社长张松德流转土地150亩,成立德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羊肚菌、春洋芋和时令蔬菜,带动70余户村民增收;鼓励村主任马三荣、村委委员张舟琦分别成立公司,发展水稻治种和生猪养殖。
  如今,孟家村的产业发展欣欣向荣,村民不仅流转土地有了收益,还成为在家门口务工的“产业工人”。
  “贫困户的事,何队长总是‘着急’”
  搭班子、强基础、兴产业,何利华风风火火,是“机器人”,是女汉子;帮助贫困户、关心困难户,何利华处处用心、事事用情,是朋友,是大姐。
  孟家村的贫困户都知道,他们的事情何队长总是“着急”。
  贫困户没钱兴产业,何利华着急,组织单位职工提供鸡苗、种苗、鱼苗、果苗;又到农资部门“化缘”,要来30吨土豆种子和所需化肥、农药、地膜,还专门为大家聘请了农技师;
  贫困户缺钱买家电,何利华着急,动员创维公司三次为大家捐冰箱、捐电视、捐电饭锅,缺啥捐啥;
  贫困户生病没有钱,何利华着急,联系就诊医院,解决救助款项,自己掏腰包的次数有多少回都记不清了;
  贫困户没门路就业,何利华着急,联系培训单位,联系就业企业,俨然就是自家人的事;
  贫困户搬新居缺人,何利华着急,抹脚挽袖,亲自出马,端锅碗瓢盆,抱衣服铺盖,忙得不亦乐乎。
  ……
  终于,贫困户李纯江年初获赠的鸡苗年底就卖了钱;贫困户黎涛种的春洋芋开春就上了市;贫困户张甫兵的鱼苗第二年就变了现;贫困户王洪松看上了电视,还用起了冰箱;贫困户罗军的肝病好了,还在巴城当保安;贫困户袁国书通过就业培训在宁波一家工厂带班,月工资一万多元,2019年春节回家还开起了小汽车;贫困户张和德告别土坏房,住上了小洋楼……
  “驻村扶贫就是下乡做‘手艺’。‘手艺’行不行,群众说了算!”看到贫困群众纷纷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何利华对自己的“手艺”还算满意。
  作为驻村工作队队长的何利华虽是“拼命三郎”,生活中也有脆弱的一面。刚查出癌症转院成都的那天,何利华透过车窗,看到暖暖的阳光洒在巴城的大街上,几个手背黢黑的背二哥坐在阶沿正玩着纸牌,她靠在先生肩上感慨地说:“要是能活着回来,我宁愿恣意地过那样的生活!”
  每次看到何利华玩命地工作,先生就以“走,上街玩纸牌”怼她。何利华总是说,捡回一条命,不捡白不捡,要让它发挥更大的价值。
  但是,何利华毕竟是“身负重伤”的“指战员”,脱贫攻坚最艰苦的时候,她的身体极不给力,一度想放弃。
  可是,每每想起自己帮扶的贫困户李纯奎(独居,在巴城当保安)把新居的钥匙都给了她,说“何队长你累了就开门歇会儿”;想起自己帮扶的贫困户王大会为表感激之情,提着两只母鸡满城找她;想起自己连名字都叫不上的老大妈背着春洋芋在公路上拦她的车,叫她带回家尝尝;想起贫困户李绍军专门砍一只羊腿送她,她不要,人家就流眼泪;想起她要不去喝庖汤,贫困户水烧开了都不杀年猪……
  想起一幕幕的感人场景,何利华就满血复活。“老公,看着那么纯朴的老百姓,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好了伤疤忘了痛”的何利华在日记里对先生如是说。
  “驻村帮扶,我就是下乡干活的‘手艺人’。‘手艺’做孬了,就找不到饭吃!”这也是何利华写给先生的话。
  记者翻看一张张何利华在贫困户家喝庖汤的照片,顿悟:只要“手艺好”,哪里愁饭吃!(未完待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