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 乡村建设

决战贫困——巴中脱贫攻坚纪实(连载之四十七)

发布日期:2022-03-03 09:44 文章来源:巴中日报   浏览击量:

第九章 不负韶华谱新篇
  ——巴中市脱贫攻坚先进模范人物代表事迹纪实


  身残志坚
  他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记“四川省脱贫榜样”杜加敏
  人物名片:杜加敏,男,1974年8月生,平昌县板庙镇大石村人。2013年遭遇火灾,经营门市被毁,身体严重烧伤,花费医疗费用60余万元,被鉴定为肢体二级残疾。2014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国家扶贫政策和各级党委政府、帮扶干部鼓励支持下,他自强不息,不等不靠,建起林下养殖场生态养鸡,于2017年顺利脱贫。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他还带动周边870余户村民养鸡致富,被评为“四川省脱贫榜样”,荣获“四川省脱贫攻坚奋进奖”。
  2020年4月29日早上8点。把养殖区的监控和手机微信视频联通后,杜加敏换上专用的军绿色工作服和解放鞋,走进松林里的公鸡饲养区为客户逮鸡。敏捷的身手,丝毫看不出他是一个全身75%深三度烧伤、右腿后曲僵固100度、只有5根半截手指的残疾人。
  视频对面,远在重庆市渝北区的客户李俊,实时观看着逮鸡现场。“50只鸡9点快递直发,13点就能到重庆,保证你们晚饭吃上麻辣鸡。”杜加敏很自信——他与邮政快递已经深度合作了多年。
  2013年2月,39岁的杜加敏意外遭遇火灾,全身严重烧伤,肢体变形,负债60余万元,2014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12月,他建起加敏林下养殖场,生态养鸡,年收入60余万元。2018年,他被评为“四川省脱贫榜样”,荣获“四川省脱贫攻坚奋进奖”。
  “脱贫不能等靠要,致富不可睡大觉,人只要精神不倒,再难的日子都能熬出头。”杜加敏,一个扼住了命运咽喉的人。
  首次创业 遭遇火灾成残疾人
  1991年秋,正读初三的杜加敏不幸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全身关节肿大刺痛、四肢无力,更恼火的是恶心烦躁,整天坐卧不宁,他只好辍学回家。
  1997年2月25日,杜加敏在板庙镇街道租了个门市开店,维修各种电器,后又扩展了电脑软件、打字复印、照相等业务。因技术过硬,服务态度好,收费合理,很快名声大噪,平昌县板庙镇、云台镇和达州市通川区碑庙镇等周边8个乡镇的单位、村民,纷纷前来惠顾。
  2013年2月13日,是杜加敏终生难忘的日子。凌晨2时许,连续工作了多个昼夜,他实在太疲倦了,不知不觉就倒在桌上睡着了。睡梦中,他觉得浑身火烧般的疼痛,还似乎有肉烧焦的臭味,他猛地惊醒过来,抬头一看,自己已被火海包裹着燃烧,他立即大喊“救命”,并朝100米外的板庙镇卫生院跑去。当妻子吕玉兰闻讯赶到时,他已昏倒在病床上。
  全身75%深三度烧伤,严重脱水,更严重的是右腿后曲粘结、十指指尖焦化粘结一体。平昌县医院烧伤科主任袁小平惊呆了,连忙催促吕玉兰,“快送大医院抢救,不然生命不保。”
  在重庆西南医院经过两个多月治疗,烧伤基本好转,但双手仅剩5根半截手指且指根烧结一体,右腿后曲僵固100度,成了重度残疾人。又在平昌县医院治疗了6个月后,杜加敏回家康复休养,并被鉴定为肢体二级残疾。
  那次大火,杜加敏拼搏半生的家庭财产被付之一炬!高昂的医药费及儿子的学费,让整个家庭陷入困境。更加不幸的是,妻子也被检查出身患重病,让这个原本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生活极为拮据。
  身虽残,志愈坚。纵然家逢灾变,上有年迈父母,下有孩子求学,但杜加敏并未因此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始终顽强不息地与命运抗争,坚信只要通过自身努力,借助当前党的政策,就可以走出困境、战胜困难、告别贫困。
  不等不靠 生态养鸡年入60余万元
  2014年底,大石村被识别为贫困村,杜加敏也被确认为贫困户。随后,精准扶贫项目进村入户:省道101线穿村而过,大石村到巴达高速仅15公里、平昌县城17公里;村子成为景区,吸引了各地游客;快递、电商让农产品走进重庆、成都、巴中等地市民餐桌;特困救助、大病兜底全覆盖……
  是靠国家救济勉强度日,还是苦干实干、自主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杜加敏选择了后者。“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经过一番思考,杜加敏决定利用自学的养殖技术,探索建立以养殖业为核心的脱贫模式。“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贫困却没有战胜贫困的决心。天道勤酬,付出终会有回报。”
  还是在家康复时,他就在网上搜索养鸡技术,学习的课件足有2个T,又到附近养鸡场观摩,还在楼顶试养了100只土鸡,赚了1200余元。
  2015年12月,杜加敏通过自筹部分资金、整合贫困户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利用贫困户小额信贷政策等筹措资金10余万元,流转了15亩松林,建起了加敏林下养殖场。
  这是全家的希望!杜加敏害怕失败,就整天坐在脱温室内,随时观察鸡苗状态:不精神,就看是感冒还是鼻炎或白痢,然后对症治疗;有脏污随时打扫,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室温高了,就通风降温,反之就打开保温灯升温保温……2个月后,1000只鸡苗全部长大,放进松林喂养。
  但杜加敏身体出了问题:每天坐10多个小时,腰肌劳损,疼痛难忍,他就服用英太青,开始一天一颗,不久增加到两颗、三颗……有一天竟服用了9颗。用药过量损伤了肝脏,疼痛难忍,只好到平昌县医院住院治疗了2个月,顺带做了手指分离术。出院时,贫困户医疗救助帮他缴了治疗费,但那批鸡无人照管,死了一半。
  大石村第一书记孙海峰给杜加敏借来1万元产业周转金,他用这笔钱买了2000只鸡苗,实行生态养殖:场地要通风干燥,并定期消毒;公鸡、母鸡、小鸡分区活动、食宿;喂养加酵素粉,防疫用松针粉,雨天添加中药材预防感冒……
  “酵素粉就是各种水果粉碎,再拌红糖,发酵2个月以上。松针粉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可以预防禽流感。”在加敏林下养殖场饲料加工间,20余桶酵素粉、松针粉顺墙堆码着。
  2016年初,杜加敏还开通了“酒乡农家土鸡”淘宝网店,并直播饲料加工:撮两盆玉米,抱两捧晒蔫的青草,抓一小把松针粉,混合后倒进搅拌机斗里,又按比例舀几匙酵素粉、骨头粉、石头粉、多维素、豆皮、谷糠,母鸡饲料再添加鱼肝油四五匙、鸡苗饲料则另添加豆油半斤,启动搅拌机混合,再倒入颗粒机,几分钟后,一颗颗饲料成型。
  2016年10月,回“家”开展“绿色助困”活动的80多名重庆知青现场观看了杜加敏的生态养鸡,有的还在朋友圈转发宣传。这极大提高了加敏养殖场的知名度,重庆、成都、达州等地的经销商慕名前来购买。
  2016年来,杜加敏共生态养鸡4万只,从未病死一只,肉质还特别好、特别香。客户食用后,多次下单购买。2017年1月爆发禽流感,各地养鸡大户损失惨重,但他却卖出了好价钱,“单只鸡卖到了280元,还不包括快递费、包装费。”2017年底,他光荣脱贫。
  近3年,杜加敏每年销售土鸡都在8000只以上,年收入60余万元,净赚15万元,还不算卖鸡粪的收入。“还有不到15万元的债务,今年全部还清莫问题。”杜加敏自信满满。
  示范带动 870余户村民养鸡致富
  “用你的方法喂养的这批鸡,深受客户好评,昨天又卖了500只,净赚1万元。”4月29日中午,板庙镇白石村,见杜加敏来访,养鸡大户冉丛林拉着他的手,感激地说。
  冉丛林是精准贫困户,一直想致富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脱贫产业。2017年初,杜加敏劝他养鸡,但他无技术不敢尝试。“我一个残疾人都能养好,你绝对能行。”杜加敏多次给他做工作,又将50只鸡苗送给他,还答应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帮助销售。半年后,50只土鸡全部销售,冉丛林第一次有了4000多元的收入。当年他出售土鸡1000只,净赚1.6万元。此后,他每年出售土鸡2000只以上,净赚3万元,2018年脱贫摘帽,又搬进了新居。“如果没有杜加敏的帮助,我不可能有自己的养殖场,更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红火的日子。”冉丛林说。
  “当年他们捐款救我,现在我有技术,应该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回报社会。”杜加敏每天奔走几里、几十里到村里其他贫困户家中,动员他们创办养殖场,为他们免费传授养殖技术。对上门请教技术的贫困群众,他毫无保留地传授,还经常上门指导。他还以自身为例,向村民宣传党的惠农政策,引导村民摒弃“等靠要”的落后思想,树立“安贫可耻,勤劳致富”的观念。在杜加敏的精神感召和示范带动下,大石村贫困群众的增收致富产业蓬勃发展。
  在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像冉丛林一样得到过杜加敏帮助的村民还有很多。平昌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板庙镇、云台镇等8个乡镇共有870余户村民在杜加敏示范带动下进行生态养鸡,户均增收2万元。
  4月29日晚7时许,杜加敏和妻子换上灰色的劳保服,走进加工间,开始加工第二天的饲料。“这几年你不离不弃,付出太多了。明年买辆小汽车,带你出去走走看看。”杜加敏对妻子说。灯光下,吕玉兰恬然一笑。
  结语:书写新篇章
  春风浩荡,满目新绿。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在这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伟大战役中,巴山儿女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在这块曾经被烈士鲜血浸染的1.2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同贫困作斗争,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在党的好政策下,在党员干部和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巴中的一个角落,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脱贫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贫困群众的命运因此而改变,脱贫致富的梦想因此而实现,380万人民的幸福因此而成就。巴山深处,一幅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徐徐铺开。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新时代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乡村振兴全面开启。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回首来时,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每一步都付出了艰辛努力;眺望前路,任重道远,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的改善,巴中将以怎样的状态、又将采取怎样有力的举措来赢得主动,在新发展阶段焕发新的气象?
  新起点,新生活,新奋斗。巴中将紧紧抓住党中央、国务院支持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大机遇,扭住省委支持巴中建设成渝地区北向重要门户枢纽、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和产业协作配套基地的战略部署,立足自身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以乡村振兴为主线,坚定信心、奋力前行,奋力开创新发展阶段巴中“三农”工作新局面。
  —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整个“十四五”时期农村工作最重要的任务,把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优化调整帮扶工作机制,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衔接等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
  —千方百计抓好粮食生产,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守住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大力培育现代农业园区,推动乡村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实施农业强品行动计划,在递次培育创建现代农业园区、大力提升特色产业质量效益、加快拓展乡村产业新业态等方面下功夫。
  —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科学编制乡村建设规划,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新推进“三农”信息化建设,切实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推进改革试点试验、统筹推进农业现代经营制度改革,以“放权、赋能”为核心,全力补齐短板和薄弱环节,推动农业农村改革走向纵深。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巴中一定能书写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也一定会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巴中新征程,加快建设“三市两地一枢纽”,书写更加灿烂美好的发展新篇章!(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