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 乡村能人

基层党建有活力 乡村振兴添动力

——巴州区出台全市首个《村(社区)常职干部管理办法(试行)》

发布日期:2022-03-17 14:09 文章来源:巴中日报   浏览击量:

《办法》亮点解读
  1.首次明确了常职干部兼职兼薪问题,解决了基层职位多、力量散,有利于统筹财政力量,集中力量干大事;
  2.明确了常职干部可以参与集体经济管理,参与集体经济分红,改善常职干部过去单一的薪酬机制;
  3.解决了常职干部的“三险一费”问题,常职干部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更能为基层留住人才,激发基层党建活力,为实现乡村振兴增添动力。


  “找村民砍残次林、管护中药材产业园、到村里养鸡大户的养殖场看养殖情况……”3月14日,巴州区鼎山镇观坪村里,常职干部蔡雪梅有些忙碌。在她手机备忘录里,干完一件事就标注一件,一天下来,备忘录里10多条工作全部标红,她也忙得直不起腰,额前的刘海被汗水打湿,已经别到了耳后。
  “除了工资之外,我们现在也有‘三险一费’保障,虽然工作辛苦了点,但和以前比,干得有劲头多了。”蔡雪梅说。
  在观坪村,设有常职干部4个,除了书记主任一肩挑的赵平昌每个月能领到3200元,其他3个常职干部每月工资为2000-2300元。
  “作为基层干部,工作是辛苦的,但是基层干部也要养家糊口,长期的工作待遇和其他福利待遇跟不上,也导致基层班子不强,尤其是当前乡村振兴的关键期,没有一个有活力的班子,推进乡村振兴变得十分困难。”巴州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调动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近日,巴州区出台全市首个《村(社区)常职干部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对于《办法》出台的实施效果,近日本报记者走访基层,聆听来自基层的声音。
  明确任职标准 选出致富带富能力强、敢闯敢拼、能推动乡村振兴的干部
 
 经过开展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巴州区全区有296个村(社区),其中行政村220个。根据人口数量、辖区面积、工作任务等情况,行政村常职干部一般设4至7名,其中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1名、副书记1至2名、副主任1至2名、其他(专职委员、文书)1至2名。
  “按照规定,我们村包括我在内,也是设置了4名常职干部。”在鼎山镇蝉池村里,村党支部书记张禄宗表示,根据《办法》规定,像村民兵连长、妇联主席、团委书记、工会主席、食品药品管理员、社保协理员、计生专干、退役军人服务员、公共服务管理员、人民调解员等职数不再单独设置,这些工作都由村常职干部兼任,一方面减少了基层冗杂的职位,另一方面也方便管理。
  为选出致富带富能力强、敢闯敢拼、能推动乡村振兴的干部,《办法》明确了选拔村(社区)常职干部要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且必须符合“双好四强”任职标准。同时,对村(社区)“两委”班子的任期、党组织书记的年龄及来源渠道、后备干部的培养、近亲属回避制度等进行了明确。鼓励支持村(社区)常职干部按照集体经济组织章程规定,通过法定程序担任集体经济组织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参与集体经济经营管理。
  一方面明确选拔标准,另一方面《办法》对当选干部的培训教育有所规定,要求坚持多渠道、全覆盖开展村(社区)常职干部教育培训;突出村(社区)干部在教育培训中的主体地位,强化教育培训需求导向;丰富教育培训内容,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注重开展情景教学、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现场参观教学等,增强教育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确保村(社区)干部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每次出去培训都能学到新理念、新方法。比如去年在巴中村镇学院培训后,有学员分享了他们村上稻鱼共生的项目,回来后我们班子成员商量后,外出到多地考察,今年我们也准备发展1200亩,目前已经和中华农业公司商量销售合同。”赵平昌说,现在出台了政策,以后村上的其他常职干部也有机会外出培训,不仅对提升自己有好处,也能为村里发展献智献策。
  提高干部待遇 实行“基本报酬+绩效报酬+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机制
  “在我们村,除了当村干部,大家几乎都有自己的致富产业。像我家里有30亩鱼塘,一年能收入10多万元;村文书家里有1个小型的草纸加工厂;四组组长家里有50多头牛和80多头猪……”在鼎山镇清泉村里,村党支部书记陈仕勇说,实现乡村振兴要有致富产业,发展致富产业就要有致富带头人,然而目前村里1896人在家的不到500人,除开老人、妇女和儿童,留在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更是屈指可数。
  “这种情况下要发展致富带头人,就只有我们村干部主动带头干。”陈仕勇说,一方面村干部也增加了收入,另一方面也可带动更多村民回乡创业。据数据显示,2017年至今,全村共回引返乡创业人员38人,建成千亩水产养殖基地、200亩道地药材产业带、41个羊肚菌大棚、5个肉牛养殖场和8个生猪养殖场。
  “清泉村十分偏远,区位条件有限,但是近年来却能创造集体经济超过30万元的成绩,背后就是有陈仕勇这样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在出力。”鼎山镇党委副书记熊二树介绍,此次区委印发的《办法》,相信会吸引更多有志之士留在农村。
  在熊二树看来,《办法》不仅将村(社区)常职干部工作报酬纳入区财政预算,同时实行“基本报酬+绩效报酬+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的工作报酬体系,“尤其是这个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具体来说,常职干部参与集体经济经营管理的,按照相关规定发放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意思就是村集体经济收益越多,那么参与经营的常职干部也就挣得越多。”
  “我们村4个常职干部就是村集体经济管理公司的股东。”张禄宗说,蝉池村因地处偏远,集体经济一直是村里的短板,去年村里获得区财政扶持集体经济发展的80万元资金。经过商量后,村里决定和温氏养猪集团合作,开办一个养猪场。经过核算,圈舍投入还有将近百万元的缺口。“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没有找到业主。一咬牙,我们四个每人到银行贷款25万元,入股到养猪场。现在养猪场基础设施已经建好了,猪苗马上就要进场了。”
  “这下真的是破釜沉舟,不赚钱都不行了。要是亏了,就不仅是集体的,还有我们个人的积蓄。”蝉池村常职干部张必胜说。
  严格考核管理 将干事结果与工作报酬、奖惩、任用直接挂钩
  “虽提高了待遇,但也明确了责任,对我们的考核管理也更严格了,这也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更加认真负责。”赵平昌坦言。
  为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办法》指出,村(社区)常职干部考核实行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制,日常考核由乡镇(街道)考核组根据日常考勤台账、督查情况、阶段中心任务、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评分;年度考核由乡镇(街道)考核组召开党员大会和村(居)民(代表)大会,按照述职、现场问答、民主测评、结果公示的程序进行。
  同时,村(社区)干部的考核与工作报酬、奖惩、任用直接挂钩,作为评先选优及职务调整的重要依据。年度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村(社区)干部,兑现绩效报酬;考核为基本合格及以下的不予发放绩效报酬,具体发放办法由乡镇(街道)召开党(工)委会议集体研究确定。
  《办法》规定,注重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街道)领导干部、考录公务员、招聘事业编制人员。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优秀村(社区)干部优先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推荐人选。注重宣传表彰优秀村(社区)干部先进典型,彰显榜样力量,激励新担当新作为。
  此外,《办法》还要求建立和落实日常管理制度,实行村(社区)干部坐班制度,每天轮流安排1名村(社区)干部坐班。建立健全村(社区)干部坐班办公首问责任制、重大事务报告等配套制度;建立健全村(社区)干部小微权力清单,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促进廉政风险防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