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 乡村能人

柏林村:试点推行“田长制”,耕地得以保护、利用

村里的“一亩三分地”——“一分”不少“十分”利用

发布日期:2022-09-06 09:47 文章来源:巴中日报   浏览击量:

经过漫长而酷热的夏季,大地逐渐染上了一层金黄。9月3日,记者来到南江县杨坝镇柏林村,看到支部书记巩凡正在四处联系收割机,抢抓农时,尽快将稻谷收割归仓。巩凡还有另一个身份——柏林村村级田长,全村1000余亩耕地的守护人之一。
  今年2月中旬,杨坝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探索推行“田长制”,把粮食生产任务、种植面积逐级分解,细化到田间地头、责任到人,以提高村民种植积极性。柏林村正是试点村。
  记者了解到,柏林村目前实施“5+1”管理模式,五级田长联合农机助耕队稳住农业基本盘,确保农业稳产增产。“总田长”由镇党委书记、镇长担任,各联村领导担任“镇级田长”,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村级田长”,各组组长担任“组级田长”、各十户联户长担任“户级田长”。
  作为耕地的“守护人”,柏林村设立五级田长共计52名,让每块耕地都有了“监护人”。
  高攀义是柏林村村民,也是一组组长,更是组级田长。为避免乱占耕地,他经常走村入户宣传,让村民懂政策、晓地情,了解保护耕地的重要性。在他看来,“田长制”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能及时对违法占地行为早发现、早制止。以前耕地面积大、监管人员少,有的地方巡查不到,时常有村民占用耕地的违法行为。推行“田长制”后,由熟悉情况的基层田长在巡视中发现违法占用、破坏耕地行为,能及时制止并拍照上报,切实当起了耕地的“监护人”。
  高攀义告诉记者,村上通过张贴耕地保护“八不准”宣传彩页、发送微信群、设立耕地保护标示牌等方式,将耕地情况、耕地保护政策送到每家每户,让村民知晓哪些地能用、怎么用,既有利于更好地发展农业生产,也能让群众之间相互监督,共同守护好村里的“一亩三分地”。
  巩凡介绍,自担任村上的田长以来,他必须定期到田间地头对撂荒地整治和粮食种植情况进行巡查,并将情况及时上报,同时发动组长、党员干部带领村民种尽种满,把每块地都利用起来。据了解,今年柏林村共种植大豆玉米1200余亩,水稻100余亩,这其中包括撂荒地200余亩,真正实现了应种尽种。
  更让巩凡高兴的是,随着土地的合理利用,更增加了村集体经济的收入。“去年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是20多万元,今年收入40万元没有问题。”巩凡一脸喜悦。
  ■知多点
  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我市正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制定《巴中市耕地保护“田长制”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级党政职责和任务,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实现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全覆盖。2022年底前,将初步建立“田长制”责任体系,做到每一块耕地都有“田长”负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