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时政要闻

决战贫困——巴中脱贫攻坚纪实(连载之一)

发布日期:2021-11-30 17:11 文章来源:巴中日报   浏览击量:

caf09f6f3ec3eb72f81e010d80b071cd09.jpg (600×413)

图一:负重艰难运输的巴山背二哥。

caf09f6f3ec3eb72f81e010d80b071cd02.jpg (600×397)
图二:农村居民居住的茅草房。
caf09f6f3ec3eb72f81e010d80b071cd01.jpg (600×399)

图三:陡峭艰险的米仓道。

caf09f6f3ec3eb72f81e010d80b071cd00.jpg (600×383)
图四:全国最大的红军石刻标语——平分土地。

编前语
  脱贫攻坚,中国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减贫奇迹。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这些年,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谱写出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巴中通过脱贫攻坚带来了深刻变化。如今,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行走,你会深刻感受到这片土地因脱贫攻坚带来的沧桑巨变;你会聆听到那些在脱贫攻坚中涌现出来的打动人心的人物和故事。你更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讴歌他们的决心、真心与热心,并用特有的方式来见证、记录与报道这一伟大的脱贫攻坚进程。

  《决战贫困——四川脱贫攻坚书系·市州卷:巴中脱贫攻坚纪实》一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它把巴中脱贫攻坚的方方面面全面、客观、生动地记录和再现在人们面前。本报即日起将陆续刊载这本书的重要章节,以飨读者。


  第一章 “三区”叠加的贫困之痛

第一节贫病难除,历史上的贫困状况
  (一)世代斗穷世代穷
  摆脱贫困,一直是巴中人民的梦想。
  千百年来,巴中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劳作耕耘,与贫穷进行着不息的斗争。
  5000多年前,远古巴人用磨制石器等原始工具采野果、捕猎、打渔,茹毛饮血,依靠自然,改造自然,慢慢向农耕社会过渡、转变。
  巴中人民一直与自然做着不屈的抗争。由于地形地貌复杂,山地居多,大多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山高坡陡,土质低劣瘠薄,以种植玉米、土豆等旱作物为主,广种薄收。为开拓土地,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的巴中人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用锤、锄、钎等简单工具,不断改造自然,在舒缓山坡上开垦荒地,垒砌梯田;在低山区、浅丘地带造田兴堤,修渠引水;在水陆交通要道兴集建市,努力向幸福美好的生活进发。
  巴中人民一直与频发的自然灾害作抗争。连年都要遭受不同程度的旱、涝、低温寒潮等自然灾害,丰年很少,粮食经常大面积减产欠收。暴雨、洪水等常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摧毁农田、水利、房屋,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巴中人民一直受制于落后的交通。重峦叠幛、群山连绵、沟壑纵横导致交通不便,商贸不流通,地方特色产品难以销售出去,外地先进技术难以引进来。为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人们排除万难,奋力打破封闭、开山架桥,连通米仓道、荔枝道及多条支线,一支支“巴山背二哥”大军驮盐茶、背丝绸,越高山、走峭岩、涉险滩,长途跋涉,用肩膀和双脚书写着悲壮艰难的交通运输史诗。这些古道虽促进了与外界政治、经济、商贸、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但因其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人民贫穷的状况难以根本改变。
  此外,战火荼毒、匪患猖獗、苛捐杂税等,也是造成巴中人民世代贫穷的重要原因。
  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转战而来,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运动,建立苏维埃政权,广大贫苦农民不仅分到了田地、山林,而且翻身做了主人,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红四方面军还禁绝鸦片,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大力发展生产,并成立助耕队等,帮助百姓进行生产。人们纷纷踊跃参军、参与支前作战,一起建设苏区,苏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人们一度过上了难得的好生活。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1935年红四方面军撤离川陕苏区,巴中重新被国民党占领,巴中人民再次过上了穷苦的生活。
  1949年底,巴中、南江、通江相继解放,巴中人民结束了受剥削、受压迫的日子,真正翻身做了主人。政府通过实施土地改革,将没收地主的“五大财产”,全部分给雇农、贫农、贫下中农、烈军属,致使贫穷农民有房居住,有农具、耕牛使用,同时享受“革命老根据地农业税减免”政策,生活有了明显好转,迎来了摆脱贫困、战胜贫困的曙光。
  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境内四县都十分贫穷落后。基础设施极为薄弱,交通上,除巴中仅有一条未硬化的巴(中)仪(陇)路外,通江、南江、平昌三县均未通公路,物资主要靠人力运输,商贸流通极为不便;电力上,通江、南江、平昌三县均无电力;通信上,境内长途交换设备简陋落后,获取外部信息极为困难;水利上,无中型以上水库;城镇建设上,各县城规模小,街道少且窄,配套设施差。经济极为落后,1949年国内生产总值仅3.4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205元;农业全部靠天吃饭,粗放经营,产量不高,产值低微;工业几近于无,仅有小型炼铁、铸造、采煤、制纸等私营工业厂家600余户,1949年工业总产值仅700余万元,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为89.9%:2.3%:7.8%,严重失衡。社会事业落后,教育上,境内学校较少,不少乡镇连小学都没有,初中、高中更是廖廖无几,文盲、半文盲众多;卫生上,各县均无乡医疗卫生机构,只有部分场镇开有私人中药铺,城乡多为家传师教的医务人员从事医疗服务工作,一些地方病、妇女病猖獗蔓延;科技上,科技人才、专业人才极为缺乏,科学种植、养殖难以推行,科技产业难以发展。
  农村群众的生活水平虽然较新中国成立前有所提高,但仍然是低水平、低标准,生活普遍困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