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文件

巴中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巴中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1-11-17 16:07 文章来源:巴中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击量:

图文解读:《巴中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文旅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直属事业单位,有关单位:

《巴中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巴中市人民政府

2021年9月29日



   
   
    


前   言

 

“三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三五”时期,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压舱石”愈发稳固,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十四五”时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巴中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奋力后发赶超振兴发展、加快建设“三市两地一枢纽”的关键五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阶段。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三农”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系列决策部署和《四川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巴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科学研判全市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准确把握阶段性特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明确“十四五”时期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战略路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坚定农业农村基础地位不动摇,全面推进“五个振兴”,走好秦巴山区乡村振兴特色之路,助力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特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十四五”时期巴中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指导性文件。

第一章  现实基础与发展前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对加快建设“10+3”现代农业体系,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系统部署,全面吹响“十四五”时期四川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号角。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巴中务必抢抓历史机遇、战略机遇、政策机遇,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坚定把“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好、贯彻好、实施好,为加快建设“三市两地一枢纽” (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承基地、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和产业协作配套基地、成渝地区北向重要门户枢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巴中贡献更多农业农村力量。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全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系列决策部署,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统筹推动各项重点工作,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2020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1.16亿元,较2015年增加132.46亿元、增长8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2020年达到14429元,较2015年增加5345元、年均增长9.7%;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48:1,比2015年下降0.14。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截至“十三五”末,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2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达42%,耕地平均等级提高1级;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19个百分点。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日益增强,主要粮油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95%。主要农产品保障供给能力大幅提升,粮食、油料产量分别达到192.78万吨、19.87万吨,肉类、禽蛋产量分别达到25.89万吨、6.98万吨,水产品产量6.9万吨,水产养殖面积18.04万亩。

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培育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6家;培育农民合作社7505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6家、省级示范社202家、市级示范社312家;培育家庭农场2671家;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万人次。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巴山民宿、休闲农业、休闲度假、农耕体验等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个、省级农业主题公园4个,建成南江黄羊体验店40家、青峪猪直营店50家。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取得突破。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果丰硕,培育创建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51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4个。特色优势农业“脱虚转实”,发展茶叶、核桃、道地药材等特色产业291万亩,建成畜禽标准化养殖场1277个,南江黄羊、青峪猪、巴山土鸡分别年出栏28万头、21.2万头、1004.9万只;青花椒、芦笋、金银花、通江银耳基地分别达到42.5万亩、4万亩、14万亩、4万亩。南江县、通江县、平昌县入围30个精制川茶产业重点县,通江银耳成功创建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较高水平,1288家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入驻国家级、省级追溯平台,认证“三品一标”287个,青峪猪、通江银耳等7个产品通过欧盟检测,青峪猪连续7年获欧盟有机双认证。

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走在全省前列,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233个(村级建制改革前),示范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90%以上;2020年底全市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2.42%,50%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90%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恩阳区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化肥、农药、农膜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2%,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3.21%。

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加快构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持续加强,基层治理服务效能明显提高,1225个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占比达93.09%(不含351个集镇社区)。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探索创新“四议四调四评”城乡基层治理工作法;充分发挥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一约四会”作用,农村社会风气明显转变,2个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乡风文明水平明显提高,创建全国文明村镇15个、省级“四好村”317个;开展城乡基层治理“十大行动”,乡村整体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尊老爱幼、互敬互爱良好家风逐步形成。

农业农村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全市农村土地确权436.28万亩,颁发证书72.67万本;巴中市被列为全国50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推进”试点市,确认集体组织成员310万人,颁发集体产权股权证书35.07万本。巴州区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14项国家级试点通过评估验收,21项试验成果获得转化。“六位一体”金融精准扶贫经验入选全国扶贫开发白皮书,“优化土地流转服务推动农业经营提质增效”“创新财政支农机制破解脱贫攻坚投入难题”入选《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改革实践案例集》,“股份合作 抱团发展”入选中央组织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案例选》。农业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立健全,创新“政融保”融资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实践。引进中国500强企业蓝润集团落户巴中建设2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巴山牧业、四川巴中好彩头等企业发展壮大,秦巴农洽会、“巴中云顶”茶文化旅游节相继成功举办,“巴食巴适”优质农产品搭乘中欧班列远销欧洲。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加快建立,涉农企业在新三板挂牌1家。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市5个县(区)全部摘帽,69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累计减贫49.9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全部稳定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3815元,增加到2020年的10507元,年均增长28.8%。农村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普遍解决,农村群众生活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显著改善,群众满意度99%。

第二节  主要挑战

从国际环境变化看,纵观世界各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历程,发达国家也曾面临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增速放缓、农村劳动力外流、耕地闲置和农村衰落等问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确定性日益增加。中国农业与国民经济紧密相连、与全球各国农业紧密相关,由于全球农业不稳定预期,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面临新挑战。

从国内农产品供需分析看,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食供给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国家恐慌性限制粮食等农产品出口,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压力增大。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加之面临绿色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的约束,持续稳定的粮食生产需要久久为功。高质量农产品需求与落后市场意识矛盾突出,农产品相对过剩与短缺交替出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

从全省农业农村发展态势看,全省农产品生产保持稳定、供给能力提升,但稳产保供仍然面临不小压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但乡村产业吸引投资、吸纳就业的作用未充分凸显。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明显进展,但宜居乡村建设任重道远。农村改革顺利推进,但改革系统集成不够、农民群众获得感不强,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脱贫攻坚圆满收官,但部分脱贫户自身发展能力相对较弱,依然面临较大返贫风险。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党管农村工作的体制机制逐步构建,但统筹各方资源力量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

从巴中农业农村发展现状看,巴中农业大而不强、农村广而不美、农民多而不富的现实问题突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艰巨繁重任务。农村发展条件依然落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较差,民生保障压力大,区域发展任务繁重;农业产业体系不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较低,农业产业化经营滞后;农村市场机制不活,要素市场建设滞后,土地、金融、技术、信息尚未健全;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收入水平差距较大,延续乡村文化血脉、完善基层治理体系任务迫切而艰巨。综合分析,推进巴中农业农村现代化,机遇与挑战同在,目标与压力并存,唯有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奋勇前行、实干作为,才能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把握主动、走在前列。

第三节  政策机遇

从国家战略层面看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对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扩大内需、畅通国内大循环,基础在“三农”,潜力在“三农”,后劲也在“三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拓展农业回旋空间创造了新契机,“一带一路”和“陆海新通道”建设有效延展农业发展的新空间,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政策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看,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治蜀兴川的重中之重,省政府印发《四川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构建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推动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全面开展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在较大范围内盘活农村资产资源,有效拓展发展空间、壮大经营主体、加速产业集聚,为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巴中“三农”发展前景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建设“三市两地一枢纽”发展定位,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巴中新征程。在发展机遇上,国省相继出台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专项政策,既有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等普惠性政策支持,又有省委“支持广元、巴中建设成渝地区北向重要门户枢纽、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和产业协作配套基地”等特殊政策支持。在发展战略上,市委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和产业协作配套基地,坚持突出县(区)“1个主导产业+1个特色产业”主攻方向,以“五大振兴”为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将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支撑。在发展基础上,巴中农业特色资源富集、生态环境优良、文化底蕴深厚,农业多种功能需求增加、吸引力不断增强,农村正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第二章 总体思路与主要目标

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投入更多资源和力量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按照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2021年至2025年,既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又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要求,围绕市委建设“三市两地一枢纽”发展定位,坚持“两主三基、四向发力”总体思路,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夯实以现代农业种业为重点的3大先导性支撑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全链融合发展,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强化农业科技攻关,做大擦亮巴中农业金字招牌,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着力构建“一地三区”(成渝地区绿色农产品供给地,秦巴山区高效特色农业样板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格局,为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提供强劲支撑。

第二节  基本原则

——政策引领、市场主体。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四个优先”,提高强农惠农政策的精准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推动更多要素向农村倾斜、更多资源向农业聚集,凝聚做好“三农”工作的强大合力。

——园区带动、产业兴旺。坚持把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作为推动巴中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持续做强产业基地、做响农业品牌、做大精深加工、做实经营主体、做优服务支撑、做好融合文章。发挥园区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绿色兴农、质效并举。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为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科技支撑、彰显特色。围绕产出高效、产品安全,推进产学研融合、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培育高素质农民,加强农业提质增效技术研发应用,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力争农业种源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推进农业大数据发展应用,全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发展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

——深化改革、激发活力。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牵引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切实保障农民权益。逐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障碍,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巩固脱贫、全面振兴。以脱贫摘帽为新起点,推动领导体制、发展规划、政策体系、考核机制等过渡衔接,建立健全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区域帮扶机制,提档升级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第三节  发展定位

——成渝地区绿色农产品供给地。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牢牢抓住国省产粮大县、生猪调出大县、牛羊优势区布局等战略机遇,用好守好256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推广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模式,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提升绿色农产品供给总量、质量和市场占有率,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秦巴山区高效特色农业样板区。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深度挖掘地方优质种源,按照县(区)“1个主导产业+1个特色产业”的发展定位,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聚力打造“核心示范、连片成带、延链补链、集群发展”的高效特色农业新样板,助力建设中国西部肉类食品加工园区、千亿川茶产业重要战略基地、全省中医药产业示范基地、川东北核桃产业示范基地。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区。巩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和通江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实施“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共建战略,强化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检测,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建立全程质量可追溯体系,实现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有序推动县(区)争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切实盘活农村资源资产目标,以建设“三农”工作综合示范片为抓手,探索农村土地、农村宅基地、农村集体产权、现代农业园区、农村改革推进体制机制,搭建城乡要素自由平等流动平台,构建起集成配套的农村改革模式,让资本、人才等要素流向乡村留在乡村,让乡村聚“人气”、聚“财气”,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为全国探索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和模式,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  

第四节  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现代农业综合水平显著提升,乡村建设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农民全面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整体实力跻身全省前列。

——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三农”“压舱石”更加稳固,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主要农产品生产保障能力和质量安全稳步提高。现代高效、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农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80亿元。

——推进乡村宜居宜业。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乡村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城乡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障碍有效破解,实现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城乡高度融合发展。整市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取得重大突破,农业综合执法水平全面提高,农业对外开放合作成效明显,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充分激发。

——推进农民富裕富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健全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分类帮扶长效机制有效建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高素质农民培养制度和教育培训体系健全完善,农民就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和全省平均水平。年均增幅保持在9.5%左右、达到2.2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42:1。

专栏1  “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主要指标


第三章  加快生产粮猪等重要农产品,保障产品供给力

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产品供给安全,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强化科技装备支撑。

第一节  推进重要农产品区域布局优化

根据区域地形地貌特征,结合高山区、中山区和城郊低山区,科学论证,优化调整粮油、蔬菜、生猪、肉牛、肉羊等重要农产品区域布局(附件1),通过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推广一套实用技术、制定一套扶持政策,推动重要农产品集群发展,提升粮猪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水平。

第二节  推进粮油生产扩面增量

“十四五”期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1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93.5万吨以上。认真落实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健全粮食利益补偿机制,安排部分市级统筹的土地出让收益资金用于发展粮食生产。市、县(区)产业发展项目优先安排粮食生产,逐年增加粮油生产发展资金总量和占比,逐级梯次培育一批产业链条完整、设施装备先进、品牌影响力大、辐射带动力强的现代粮油产业园区,连片建设一批粮食绿色高质高效万亩示范片和优质粮油保障基地。积极落实粮食补贴政策,争取种粮主体激励政策,按规定扶持规模化的种粮大户。实施优质粮油基地提升工程,积极争取“中国好粮油”“天府菜油”品牌创建,大力实施“鱼米之乡”项目。开展爱粮节粮制止餐饮浪费系列行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责任制考核,取消未完成目标任务县(区)参加涉农工作评优和奖励资格。

第三节   推进生猪等“菜篮子”产品提质增效

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总体稳定。加快实施生猪全产业链项目,高标准建设一批种猪场、育肥场,推动高端肉制品深加工项目,补齐饲料、屠宰、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短板,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以时令蔬菜为主导、错季种植为突破,扩大商品蔬菜生产,促进周年均衡供应。巴州区、恩阳区、平昌县重点发展春提早、秋延后果菜和早秋蔬菜,通江县、南江县重点发展高山夏延后果菜和夏季叶类、根茎类蔬菜。支持通江县、平昌县实施肉牛产业集群项目,推进种源保护、生产养殖、精深加工、文化餐饮及服务等相关产业一体化融合发展,配套建设优质牧草生产基地20万亩,做大做响“巴山牛”品牌。依托南江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提升南江黄羊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稳步推进小家禽发展,保障肉食品多元供给。夯实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基础免疫,常态化开展非洲猪瘟、布病等动物疫病的监测排查力度,统筹做好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措施。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大力发展水产品,不断完善养殖业标准体系、可追溯体系,建立健全市场预测预警机制,加强应急储备体系建设。

第四节  推进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禁违规占用耕地,科学开展国土绿化;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特别是口粮生产,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油、菜、果等农产品及饲料生产。规范耕地占补平衡,严格新增耕地核实认定和监管,占优必须补优。健全耕地数量和质量监测监管机制,加强耕地保护督察和执法监督,专项集中整治撂荒地,开展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

第五节  推进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

围绕粮食生产重点县建设,以提升粮食产能为目标,实行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制综合配套,优先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整村整乡推进、集中连片建设,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建设“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土壤肥、旱能灌、涝能排、无污染、产量高”的高标准农田。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以点促面”的原则,建成一批“集中连片、旱涝保收、宜机作业、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强化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与评价,推进耕地质量监测点位县域全覆盖。“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建高标准农田100万亩以上,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0万亩;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6%以上。

第六节  推进农村水利建设加固扩能

按照“库为命脉水源、塘为骨干水源、池田为补充水源”的思路,突出骨干水利设施建设,大中小微并举、防洪抗旱与饮水安全并重,加快建设利农利工利商利民的水利枢纽体系。推进大中型水库建设、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强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基层防汛预报预警及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达标提质,实施水系连通和河塘清淤整治等工程建设。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一批规模化供水工程,规范化升级改造农村供水工程,强化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工程。深化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与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强化用水过程管理,深入开展大中型灌区农业节水综合示范,加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与农艺、农机、生物、管理等措施的集成与融合。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管灌、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智慧灌溉”水平,新建和改造提灌站25座,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万亩。因地制宜开展“坡改梯”工程建设,建设农业节水工程,改进耕作方式,推广秸秆覆盖保水等农业节水技术和节水抗旱品种。推进灌溉用水定额管理,建立节约高效的农业用水制度,推广畜牧渔业节水方式。

第七节  推进农业机械化作业服务面延伸拓展

重点推广中小型、适应性强、轻便耐用的农机装备,加快补齐水稻、小麦、油菜、玉米机播(插)机收等机械化短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8个百分点左右。依托高标准农田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五良”融合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创建“五良”融合全程机械化示范区5个。统筹规划实施宜机化改造,打通农机作业“最后一公里”,破解农机“下田难、作业难”问题。实施政府购买服务、薄弱环节作业补贴等项目,支持农机服务主体开展“跨区域”“订单式”“托管式”农机社会化服务,破解季节性劳力缺、劳力贵等问题,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专栏2  农产品供给保障工程


第四章  加快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提升市场竞争力

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要求,坚持质量兴农、效益优先,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推进特色农业产业链融合发展,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第一节  实施特色农业全域统筹布局计划

坚持全市“一盘棋”,按照县(区)“1+1”产业发展定位,培育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支持巴州区重点发展道地药材产业;支持恩阳区转型升级芦笋产业,建成中国西部肉制品生产基地;支持南江县发展南江黄羊+金银花、茶叶、核桃种养循环产业;支持通江县发展以通江银耳+茶叶、青峪猪为主的山地高效农业;支持平昌县建设以茶叶+青花椒、稻渔共生等为特色支撑产业的乡村振兴示范县。支持巴中经开区建设以果蔬为主的“菜篮子”基地。持续巩固提升茶叶、核桃、通江银耳、道地药材、芦笋、青峪猪、巴山牛、南江黄羊、巴山土鸡、水产全域发展势头(附件2)。

第二节  实施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计划

全面开展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组织系统性调查与抢救性收集。加强种业基础性公益性建设,建设地方种质资源保护场或保护区,争创生猪、巴山牛等国省核心育种场。实施青峪猪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和巴山牛现代种业项目,提升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加强种业生产基地建设,加强品种保存、鉴定和遗传改良,对珍贵、稀有、濒危地方良种,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依托科研单位、自然保护区和现代种业企业共同做好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建设地方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场、保护区、保护圃。强化种业“卡脖子”技术研究,建设优质粮油等新品种试验展示示范区15个,围绕茶叶、食用菌、道地药材、青花椒、马铃薯、柞蚕等特色农业产业建设良种繁育基地20个。争创一批农作物种质资源省级保护单位、农作物种子(苗)生产基地,储备申报实施一批省级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建设一批农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开发利用示范基地和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成立江口青鳙技术研发中心,完成江口青鳙“水花”一级孵化和苗种三级培育,建立大规格苗种营养和饲料体系。支持企业开展生猪新品种选育,创建国省级生猪核心育种场,优质父母代种猪群体稳定在20万头以上。持续开展南江黄羊配套系选育,力争选育1个父系、2个母系。着力推进山地梅花鸡选育及品种认定。加大巴山牛保种选育力度,建设巴山牛保种扩繁场。建立较为完备的肉兔选育体系,祖代伊拉兔种群规模稳定在1万只以上。

第三节  实施“三农”工作综合示范片建设计划

坚持“全域谋划、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推动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重点任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任务、农业农村工作重点任务“三重融合”,集中力量、集中资源,统筹推动15个“三农”工作综合示范片建设(附件3)。系统谋划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综合改革、乡村建设工作,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级民事代办、基层治理党建引领“五项重点”,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建设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县、乡、村。推进产业园区+文旅景区+新型社区“三区同建”,建设一批巴山田园综合体。

第四节  实施现代农业园区梯级递进培育计划

围绕粮油、生猪和特色产业,构建“以国家级园区为引领、省级园区为示范、市级园区为支撑、县(区)级园区为基础”的梯级递进培育创建体系。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多方参与、农民受益”的原则,建立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实现“园区规划建设在哪里,要素配套跟进到哪里”。落实“园长制”,建立“园长抓总、市级挂联、专班推进”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机制。发挥“园长”牵头作用,落实执行“园长”日常管理责任,规范建立园区运营机制,确保建成园区发挥效益。坚持递进培育、梯次推进原则,优化考核评定标准,提升建设质量水平,完成南江县国家现代农业园区评估认定,培育提升巴州区枳壳、恩阳区优质粮油、通江县食用菌、平昌县茶叶+生猪等4个现代农业园区,拓展园区功能,实现省星级认定、升级。

第五节  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计划

实施现代农业产业提升工程,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突出精深加工、品牌引领、链条延伸、基地提升四个重点,建设精制川茶产业重要战略基地、全省最大的高山富硒茶生产基地和全国著名的茶文化生态旅游基地,茶业综合产值突破60亿元,综合实力跃居全省前列。建设以核桃为主的川东北特色经济林产业示范区,培育创建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1个、市级现代林业示范区2个,核桃产业综合产值突破80亿元。坚持全链融合高质量发展,建设省级以上中医药种植示范基地、健康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大力提升中医药产业经济,打造经济转型新增长极,生物医药集群经济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围绕建设中国西部肉类食品加工园区,建设全国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全国南江黄羊示范基地、西南地区优质牛肉供应基地,年出栏南江黄羊50万头、青峪猪30万头、肉牛22万头以上,生态养殖产业综合产值突破200亿元。

第六节  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值增效

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提高质量效益。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加快生物、工程、环保、信息等技术集成应用,促进农产品多次加工,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鼓励大型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加工园区推进加工副产物循环利用、全值利用、梯次利用,实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推进综合利用加工。支持恩阳柳林、巴州清江、通江春在、南江东榆等工业园区建设川东北重要的农副产品加工集群基地。到2025年,建成2个百亿级食品饮料产业集群,培育5家全国知名品牌企业,力争食品饮料产业产值达500亿元。

第七节  实施农产品烘干冷链物流补短计划

加快发展乡村现代烘干冷链物流业,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专业集散中心和区域性交易市场,争取烘干冷链物流设施和电商建设项目,重点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推动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直销和配送。推进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建设,利用快递物流、邮政、供销合作社、益农信息社、电商服务站点等现有条件,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提高农村物流网络连通率和覆盖率。完善建制村邮政服务设施,打造一批快递服务现代农业“一地一品”寄递品牌。全面促进农村消费,支持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网点,支持建设立足乡村、贴近农民的生活消费服务综合体,满足农村居民消费升级需要,吸引城市居民下乡消费。全面加强农村市场秩序整顿。

第八节  实施乡村经济新业态拓展计划

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培育森林康养、农村文化创意、乡村旅游、乡村民宿、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挖掘农耕文化,建设演艺、摄影、绘画等文创基地,开发一批具有农村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打造一批天府旅游名镇、名村、名宿。推动美丽休闲乡村建设,创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培育一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示范农业主题公园。坚持全产业链发展,充分获取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全链条的增值收益,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保护传承农村传统手工技艺,培育一批乡村手工艺品牌。

专栏3  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工程


第五章  加快建设“美丽巴中·宜居乡村”,增强区域吸附力

把乡村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加快补齐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现代化治理能力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美丽巴中·宜居乡村”。

第一节  开展乡村建设规划编制行动

围绕“乡村宜居宜业”,完成县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全面推进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多规合一”实用性村级规划编制。对暂时没有编制规划的村,严格按照县乡两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确定的用途管制和建设管控要求进行建设。加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建立规范的审批和管理制度,严肃查处违规乱建行为。坚持“三区同建”,综合考虑村庄演变规律、集聚特点和分布现状,结合农民生产生活半径,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进村庄建设。统筹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等工程,规范农房建设行为,提升农房建设质量,引导建设功能现代、风貌乡土、成本经济、结构安全、绿色环保的川东北民居。加强古村落、古民居、古树名木保护利用,加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民居和乡村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力度。

第二节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五年整治行动

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提升行动。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建设,抓好垃圾分类收集点和中转站建设,探索“就地就近处理”模式。探索政府补贴和农户合理付费方式,完善行政村和村民小组配备保洁员机制。到2025年,实现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全覆盖。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专项提升行动。优先治理乡(镇)政府所在地、二级场镇、中心村、人口集聚区、水源保护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农村生活污水,合理采用靠近城镇污水厂(站)纳入管网统一收集处理、聚居点(区)联村联户集中处理、偏远单户分散处理等模式;持续开展“千村示范工程”,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示范。到2025年,75%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乱排乱放现象得到有效管控。实施农村“厕所革命”专项提升行动。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县和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引导农户在新(改)建住房时必须配套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统筹推进农村公共厕所建设,确保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处公厕。到2025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稳定在90%以上,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0%以上,农村公厕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实施村容村貌专项提升行动,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建设一批森林乡镇。常态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强化农村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三线”整治。加大卫生防疫、健康生活宣传,引导农民培养良好卫生意识。

第三节  开展乡村公共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行动

推动“四好农村公路”提质扩面,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和撤并建制村畅通工程,有序推进30户及以上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和联网路建设,提升改造连接重要乡镇、产业园区、旅游景区景点的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实施乡村运输“金通工程”,全面推进“路长制”, 强化农村道路安全监管。加强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加快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末端网络,鼓励邮政快递、物流运输、电商等企业打造乡镇分拨中心,加快布局建制村物流服务网点。实施乡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持续推动天然气供气设施向农村延伸。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推动农村光纤宽带和4G网络深度覆盖、5G网络向农村延伸。推进基础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向城乡居民提供灾害预警应急广播和政务信息发布、政策宣讲服务。

第四节  开展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行动

建立完善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县乡村统筹,逐步实现标准统一、制度并轨。推进乡村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健全县域内教师交流轮岗机制,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完善乡村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加快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对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推动符合条件的全科医生实行“乡管村用”。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提高政府补助标准,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统筹加大农村大病患者保障。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政策和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向乡村延伸。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稳步提高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推动城乡低保制度统筹发展,逐步合理提高低保水平和特困供养服务质量。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老年人、困境儿童、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关爱服务。加强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建设。

第五节  开展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提能行动

创新乡村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实施乡土人才培育行动,开展乡土人才示范培训,认定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和农村家庭能人。加快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乡村手工艺人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技术精湛、扎根农村、热爱乡土的乡村工匠。加强乡村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支持科技人员兼职取酬和离岗创业,实施“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人才项目,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向基层流动,支持退休干部等新乡贤投身农业生产经营。整合壮大市县农业科技队伍,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提高农业科技支撑力。完善创业创新服务体系,扎实开展高素质农民、农村合作社组织领办人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到2025年,培训高素质农民5000人,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7万人左右,科技特派员队伍规模达到350人,实现科技特派员服务全覆盖。

第六节  开展加强乡村社会治理创新行动

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推广运用“四议四调四评”城乡基层治理工作法。支持妇联、团委、残联、老协等多方主体参与乡村治理,引导农民工、知识分子、工商界人士、退休干部等回乡参与乡村治理,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提供公益服务、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等途径有序参与乡村治理。坚持县乡村联动,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推动“放管服”改革向乡村延伸,推进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农村“雪亮工程”建设与联网应用,实施“慧眼工程”,促进管理平台与综治中心、公安指挥中心、城管中心深度融合,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持续推进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稳步提高待遇水平。实施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完善党务、村务、账务公开制度,推广“互联网+村级事务”阳光监管平台。积极争创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镇,总结提炼推广试点示范成果经验。到2025年,力争创建省级乡村治理示范乡镇5个、示范村50个。

第七节  开展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筑魂行动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构建“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县乡村三级组织体系,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农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持续办好“晏阳初讲堂”和农民夜校,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农村、入农家,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提升农民思想政治素质。培育和弘扬法治精神,持续加强《宪法》《民法典》等宣传教育,普及农村常用法律法规,引导农民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建好乡村文化活动场地,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乡村倾斜。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示范作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坚决抵制封建迷信、铺张浪费、大操大办、天价彩礼等陈规陋习。推动党报党刊、主旋律电影、川剧和曲艺等进农村、进院落,全力铲除农村地区“三俗”文化土壤。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考核办法,注重文明习惯培养。加强乡村治理诚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个人或家庭社会诚信“红黑榜”。

专栏4  建设 “美丽巴中·宜居乡村”工程

 


第六章  加快培育主体促进农民发展,激发农业创新力

围绕构建现代化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目标,以小农户为重点培育对象,培育发展规范化的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完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带动和服务能力,带动小农户进入农业现代化发展轨道。

第一节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制定《巴中市家庭农场名录管理细则》,健全完善家庭农场信息库,组建巴中市家庭农场协会。持续开展市、县级示范场评定,争取创建省级示范场,力争到2025年基本实现村村有示范场。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制定《巴中市农民合作社市级示范社评选及监测办法》,指导农民合作社建立健全运行机制,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标准化生产能力。 “十四五”期间,培育农民合作社市级以上示范社150家,全市实现部级或省级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全覆盖。引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持续实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培育培优计划,提高国家级质量、壮大省级规模、培优市级存量。“十四五”末,全市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55家。健全完善现代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突出资源共享,整合现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资源,促进多元服务主体共同发展;持续做优大宗粮油生产社会化服务,鼓励集中度高的特色优势产业带开展生产托管服务,探索生产全托管模式机制。

第二节  培养高素质农民

突出抓好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探索建立高素质农民职业准入制度、职业登记制度,建立健全高素质农民考试、认定、注册程序,逐步建立高素质农民退出机制,提升高素质农民队伍竞争力。健全高素质农民政策扶持制度,逐步明确高素质农民优先享受支农惠农政策、融资担保贴息等支持政策。建立以农业农村部门牵头、公益性教育培训机构为主体、多种资源和市场主体有序参与的“一主多元”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鼓励支持巴中村政学院增设涉农教育培训课程,将县(区)农广校作为培训高素质农民的主阵地,构建“短期技术培训+系统农业培训+农业职业教育”的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培育更高层次的全科高素质农民。优化高素质农民培训管理,聚焦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用好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

第三节  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

整合优化县乡服务资源,探索构建返乡下乡创业“一站式”综合服务机制,有针对性地提供创业辅导、政策咨询等服务,开展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力争“十四五”期间培训2.5万人次、兑现培训补贴2500万元。强化舆论宣传引导,聚焦故土乡情、成功典型、支持政策,营造返乡下乡创业就业良好舆论氛围。全面贯彻《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严格落实实名制管理、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总承包企业代发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等核心制度。定期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进一步畅通举报渠道,积极提供欠薪维权法律援助,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

第四节  培植拓宽农村居民增收渠道

严格落实农民增收县(区)委书记和县(区)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农民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通过“园区+业主”“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等方式,把农民聚在产业链上,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落实《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十六条措施》和《巴中市农民工服务保障“八大行动”实施方案》,加强农民工就业培训服务,鼓励企业开展“订单定向培训”,通过“互联网平台+就业平台”、招聘APP、现场招聘会等线上线下渠道发布用工信息,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返乡创业,稳定增加农民务工收入。深化农村改革释放发展活力,依法规模流转承包地经营权、林地经营权,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审慎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加快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保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农民转移性收入相对稳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健康养生、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平等就业、同工同酬制度,落实《巴中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二十条规定(试行)》,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健全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

专栏5  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工程


第七章  加快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绿色承载力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健全优质、安全、绿色为导向的农业标准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巴字号”农产品品牌竞争力。

第一节  打好长江十年禁渔持久战

持续加强重点水域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保护。严厉打击诺水河珍稀水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通江河岩原鲤等4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及其一级支流非法捕捞行为,积极开展天然水域增殖放流活动,保护和恢复天然水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在禁捕期内,所有天然水域禁止开展捕捞作业、水禽放养、扎巢采卵;鱼类繁殖期,禁止从事挖砂采石、水下工程作业(重点工程除外)等影响鱼类繁殖活动;所有渔业捕捞船舶全面取缔,所有网具一律封存;禁止收购、销售、加工野生鱼,从严打击电、毒、炸鱼和生产性钓鱼行为,做到“河内无渔船、岸边无网具、市场无河鱼”。禁捕区域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为鱼类繁殖期,禁止一切垂钓行为,10年禁捕区域严格禁止多线多钩、长线多钩、单线多钩等对水生生物资源破坏较大的钓具钓法。重拳打击“电毒炸”“绝户网”“三无”船舶等重点非法捕捞行为,依法依规惩处运输、收购销售、加工野生鱼类的商贩。落实重点水域禁捕补偿制度,确保长江流域巴中段船退完、人安置、不反弹。结合高素质农民培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政策,稳妥引导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切实解决上岸渔民民生问题。

第二节  打好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总体战

深入实施“一控两减三利用”,提高生态系统自净能力。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推广雨水蓄集、土壤蓄水保墒、高效节水灌溉、测墒节灌、水肥耦合及畜禽养殖场节水技术,建立控水农业模式。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智能水肥一体化、精减施肥等化肥减量技术,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推进病虫智慧测报精准化减量、病虫害绿色防控减量与统防统治减量工作。推进养殖业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以种定养、就地消纳、种养循环,构建养殖与种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良性互动的可持续生态系统。建设巴中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和南江县、通江县、平昌县病死畜禽集中收集站。严控秸秆露天焚烧,加快培育秸秆综合利用主体,加强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争取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推进农业化学投入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大力推广应用可降解地膜,开展农膜回收行动,加大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力度。

第三节  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卫战

巩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创建成果,争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推进全程标准化示范建设,培育一批生产管理规范、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标准化生产经营主体。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队伍建设,构建市县乡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格,强化“双随机”和“三前”环节抽样,加大禁限用药物查处力度,加强农用兽药安全培训,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现产地准出管理与市场准入管理无缝衔接,确保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监管覆盖率达100%、重大违法犯罪行为查处率达100%。按照“互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理念,依托国家(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和APP等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移动化监管、信息化追溯水平。到2025年,入驻追溯平台生产经营主体达1300家。落实食品安全样品抽检频次要求,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主要危害因子风险评估,建立健全舆情监测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预警和风险防控能力。  

第四节  打好区域公用品牌营销战

加强“巴食巴适”“巴中云顶”“巴山牛”等品牌宣传推介力度,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擦亮“巴字号”农产品金字招牌。立足资源优势,围绕全产业链发展,支持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合作,共建共享企业品牌,提升品牌价值,到2025年,新增“三品一标”产品50个。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体系,建立巴中农产品品牌名录制度,将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品牌价值的农产品品牌纳入名录库,实施动态监管、评价、保护和培育。聚焦优势特色产业,深入实施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培育一批以地理标志农产品为核心的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强化地理标志农产品质量控制和特色品质保持,规范标志授权使用,推动身份标识化和全程数字化。推动国家地理标志品牌走出去,推选具有巴中独特地域亮点、独特生产方式、独特品质和独特历史文化的地理标志产品加入国际性地理标志协定,全面提升巴中地理标志品牌的认知度和市场竞争力。

第五节  打好农村减排固碳阵地战

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不断提升生态农业碳汇。开展农业农村碳排放测算和碳达峰行动目标、路径和具体措施研究,制定《巴中市农业农村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明确行动时间表、任务书和路径图。深入实施“一控两减三利用”,提升秸秆、畜禽养殖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发展绿色高效种植养殖业,开展农业生态技术、绿色技术和增汇型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推进农业机械化节能减排,做好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工作,加快淘汰老旧农业机械。推进农村沼气清洁发展。健全创新驱动与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农业绿色标准体系和农业资源环境生态监测预警体系。完善绿色农业法规政策体系,开展低碳示范创建。

专栏6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工程


第八章  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促进城乡融合力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打通城乡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障碍,推动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执法水平,推进农业开放合作,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第一节  推动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

紧扣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四大任务”,着力优布局、打基础、补短板、建机制,全面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改革后乡村设施布局建设,注重体现村落形态、保持乡土风情,科学布局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进县乡村公共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围绕改革后镇村功能定位,整体提升农村现代文明生活基本条件。建立完善权责一致、简约精干、务实高效的乡镇、村管理体制。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集体资产所有权、经营权和收益权实现形式,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切实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抓住镇村空间扩展、资源集中的有利条件,坚持以大带小、以强带弱、优势互补、和谐发展,推进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到2025年,基本实现合并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规范、治理有序,集体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市域乡镇主导产业优势特色突出、产业链条完善、三产融合发展、利益联结紧密。

第二节  推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支持农户采取“土地置换”等方式集中连片发展生产,盘活承包地“经营权”,健全规范土地流转制度,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能力建设。建立农村承包土地流转交易综合利用数字管理平台,建立市级农村承包土地收储转包运行机制。探索建立农村承包土地流转财政奖补激励机制。对规模较大、利用周期较长的经营主体流转的土地,探索农户分享土地规模经营的长远收益机制,引导小农户逐步走向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实现形式。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采取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在房地一体化确权颁证基础上,探索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办法。按照村级初审、乡级审批、县级监管的原则,改革宅基地审批管理方式。力争建成市、县(区)、乡镇、村级四级联审联管一网式运行平台。鼓励村集体在农户自愿前提下,依法把有偿收回的闲置宅基地、废弃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转变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规范完善征收制度、征地程序、补偿标准,维护被征地农民和集体权益。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

第三节  推动创新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完善发展机制。对原清产核资工作开展“回头看”,对未全面确权登记到具体对象的产权进行清理确权。完善集体资产和债权债务清理移交,被撤并村的集体资产和债权债务,以原村集体清产核资成果为基础,以建制村调整完成为截至时间,明确权属,做好移交,纳入合并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承接、维护、管理和经营。在完成清产核资、成员调整确认、股份量化颁证基础上,以合并村为单位迅速组建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试点试验。借助巴中市整市推进农村改革契机,在试点期间,率先在合并村开展农村土地承包改革、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和规范管理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山区现代农业园区建管机制改革等试点。创新发展形式。在试点基础上,探索股份合作自主经营、资源合作联合发展、资金入股借力发展、租赁经营稳健发展、托管代理服务发展、扶贫资产经营发展、盘活撤并村闲置资产、“三权分置”所有权分红等多种适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模式和机制,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资产经营、旅游开发、利益分享等方面的收入。

第四节  推动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盘活利用农村集体资源资产,规范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加强财务审计监管,夯实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把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大力推进巴中市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发展,构建市、县、乡、村四级体系和产权交易信息平台,出台产权交易清单和配套服务政策,开展农村集体产权交易服务,促进农村资源要素流转转化。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整市推进试点市”试点试验,推动建立适合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产权配套机制。扎实开展合并村集体资产、资源摸底,积极进行资源整合和规范利用,增加村集体收益。指导集体经济组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会”,不断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治理和管理体系。推进供销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三社”融合发展,2025年基本实现合并村集体经济完全融合发展。

第五节  推动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

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加快打通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统筹县域产业、基础设施、基本农田、生态保护、城镇开发、村落分布等空间布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强化县域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深入开展省级百强中心镇培育工作,建设一批省级特色小镇。推动在县域就业的农民工就地市民化,增加适应进城农民刚性需求的住房供给。尽快实现公共资源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积极引导工商资本合规有序进入农村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推进户籍一体化管理制度改革,实行户籍登记地与实际居住地相一致的新体制。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拓展居住证所承载的功能范围,实现持居住证人口同等享有常住地基本公共服务,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保障享有权益,建立与城乡人口变化规律相适应的城乡公共财政分配制度,实现教育、就业、医疗、社保、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

第六节  推动农业综合执法改革和执法体系建设

适时清理、公布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严格执行农业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健全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做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后半篇”文章,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进“互联网+执法”,改进优化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效能。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理顺市、县(区)、乡镇三级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加强对县(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监督指导,督促县(区)农业行政执法队伍聚焦执法办案主业,建立健全统一的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统一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标志和执法执勤用车配备,推动乡镇综合执法改革。加快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建立与全国农业综合执法信息共享平台互通的全市农业综合执法系统。做好农业行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推进“平安农机”创建,加强农村沼气工程、渔业船舶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监督执法。

第七节  推动农业开放合作

抢抓战略机遇,借助成都重庆双核强力带动,在重要农产品保供、绿色农业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科技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加快建设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和产业协作配套基地。加强同西南省份协作,借助东西部协作机遇,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市场需求,不断深化区域农业交流合作,吸引资本来巴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康养、创意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继续实施中国—乌干达南南合作三期项目,加强与德国丹嫩贝格市合作,积极申报创建国、省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加强出口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建设生态环境优、管理规范化、质量有保障、产品可追溯的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2个,争创农产品出口示范县1个。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及多双边机制国家市场,逐步实施“巴食巴适”农产品“进欧盟”“到中东”“入非洲”“拓南美”等贸促活动。引导涉农企业开展GAP、GMP、HACCP等国际认证(或发达国家认证)、国际专利申请、国际商标注册,打造“巴食巴适”国际名片。

专栏7  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工程


第九章  加快健全有效衔接长效机制,提高政策执行力

以巩固“两不愁三保障”为重点,建立健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优化调整帮扶工作机制,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第一节  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依据脱贫摘帽时间,从2021年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脱贫攻坚过渡期内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稳定民生兜底救助政策,逐步提高农村低保供养标准,切实抓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保障普惠性政策落实工作,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切实避免农村人口“因贫失学”“因病返贫”“因老返贫”。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健全防止返贫大数据监测平台,实施动态管理。落实行业主管部门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工作责任。建立农村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通过农村危房改造等多种方式保障低收入人口基本住房安全。巩固维护好已建成农村供水工程成果。

第二节  培育壮大脱贫县(区)特色产业

优化产业就业等发展类政策,持续发展壮大脱贫县(区)特色产业,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多渠道拓展公益性岗位,促进弱劳力、半劳力等家庭就近就地解决就业。继续加强就业培训,增强技能水平,提高劳动力应对市场风险能力。以县为单位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完善全产业链支持措施,延长产业链条丰富产品类型,提高扶贫产业发展效率和效益。以乡镇为单位,在继续做好扶贫产业项目后续帮扶的基础上,探索实施“五个一”工程,壮大特色产业(打造一批主导产业突出、规模效益明显、产业链条健全、综合竞争力较强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构建“一村一品”发展格局;支持一批龙头企业,健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机制;建设一个以上社会化综合服务体,聚集科技、农机装备、金融等服务要素;完善一套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广大农户积极参与乡村产业发展;培育一批乡村致富带头人,提高农村“两委”干部、致富能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返乡创业人员带头创业致富的能力)。加强消费帮扶专柜建设,开展农产品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大力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冷链物流仓储中心建设,支持创建消费帮扶创业创新基地,创新完善产业带动、技能培训、小额信贷等支持措施,做好与乡村产业振兴政策衔接。

第三节  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衔接

坚持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中的主体责任,做好全市扶贫机构职能调整优化工作,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党员领导干部长期联系农村低收入群众的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巩固脱贫成果“补短”与乡村振兴“扬长”相结合的乡村振兴项目库,促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科技投入、制度改革、资源生态、项目资金等支撑体系的衔接,建立统一的要素资源配置体系,形成脱贫巩固和乡村振兴发展合力。做好财政投入政策衔接,保留并调整优化原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聚焦支持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适当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区)、帮扶村倾斜,提高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过渡期前3年脱贫县(区)继续实行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试点政策。过渡期内延续脱贫攻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做好金融服务政策衔接,加大对脱贫乡村优势特色产业信贷支持和保险保障力度。做好土地支持政策衔接,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用地需要,过渡期内对脱贫县(区)继续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内交易政策。做好人才智力支持政策衔接,继续支持脱贫户“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并按规定给予相应资助,继续实施“雨露计划”。

第四节  推动乡村逐步实现全面振兴

加大乡村水、电、路、气、网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先在脱贫地区推进通村通组路、特色产业路、旅游路、园区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电商物流体系等项目建设,持续改善脱贫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增强脱贫地区发展后劲。持续改善脱贫地区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保障水平,重点加强脱贫地区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标准化卫生室、农村文化体育广场等项目建设,增加脱贫地区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进一步提升脱贫地区公共服务水平。优化调整帮扶工作机制,深化东西部协作,配合做好中央和省级单位定点帮扶,调整完善市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关系、职责任务和工作重心,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长效机制,持续开展城乡党建结对共建和“两新联万村党建助振兴”等行动。加大乡村振兴省级重点帮扶县和重点帮扶村支持力度,争取落实支持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政策,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专栏8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程


第十章  保障措施与环境影响评价

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衔接,建立健全协同实施机制,确保规划主要目标和任务顺利实现。

第一节  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推动规划落地落实。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全面实行市、县(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县(区)党委书记要把主要精力用于抓“三农”工作,当好“一线总指挥”。建立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开展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轮训。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加快建设政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评激励。加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市县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强化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决策参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促检查等职能。建立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制度机制。发挥统战组织优势,为乡村振兴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发挥工商联桥梁纽带作用,实施乡村振兴“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慈善资源进一步向农村地区、农村人口倾斜和汇聚。加大政府投资项目实施力度,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及时总结宣传实施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营造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

第二节  健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机制

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实施财政乡村振兴资金专项库款保障管理,确保专款专用。持续加大公共财政对乡村振兴的投入,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不断增加。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确保到“十四五”期末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提高到50%以上。按规定逐步提高一般债券支出中用于支持乡村振兴的比重,有序扩大用于支持乡村振兴的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发挥财政投入引领作用,支持以市场化方式设立并规范运行市县乡村振兴基金。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农民合作社等以直接投资、合作联营等方式投入农业农村发展。按规定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券。推行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制度。发展政府性农业融资担保,合理降低担保费率。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探索开发信用类、普惠类金融支农产品和服务。推广以奖代补做法,支持扩大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范围和规模。根据国家政策投向,拟策划纳入“十四五”规划投资实施2000万元以上的重大农业项目69个、总投资4129164万元(附件4),其中:基础设施类7个、总投资602500万元,冷链加工类4个、总投资237000万元,产业发展类18个、总投资1365204万元,产业融合类21个、总投资1582860万元,生态农业类4个、总投资47000万元,“三农”保障类6个、总投资59000万元,农业科技类5个、总投资79600万元,种源保护类1个、总投资5000万元,乡村振兴类3个、总投资151000万元。该规划项目在实施年度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第三节  统筹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各县(区)党委政府要明确工作分工,完善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落实工作责任,把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市级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在规划编制、机制创新、政策制定、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市农业农村局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统筹指导,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督促落实重大事项,适时组织开展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做法。重大规划、政策、重大项目按程序报批,重大问题及时向市委市政府请示报告。

第四节  健全考核激励约束机制

各级党委和政府每年向上级党委和政府报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有关部门每年年初和年底要向同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报告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工作计划和执行情况。开展县(区)党政和市级部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内容,加强考核结果运用。突出工作重点,强化过程监管,扎实开展半年评估、年终考评。健全“三农”调查统计体系,开展乡村振兴监测评估。深入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乡村培育创建、巩固提升、考评激励。

第五节  环境现状

巴中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地理坐标为东经106度21分至107度45分,北纬31度15分至32度45分,幅员面积12325平方公里。属盆周边远山区,东邻达州,南接南充,西抵广元,北接陕西汉中。属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摄氏17.1度;无霜期长;雨量充足,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17.9毫米,降雨量年际变化大;光照较好,多年平均光照时数为1462.1小时;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

巴中自然资源富集,拥有野生动植物2650余种,石墨储量亚洲领先,“通南巴构造带”天然气储量丰富,农产品有机富硒,是久负盛名的“中国银耳之乡”“中国富硒茶之乡”“中国南江黄羊之乡”“中国溶洞之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四川盆地北缘山地重要生物基因库”。2020年森林覆盖率63%,空气质量优良率96.7%,有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2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国家森林公园;核心区830平方公里的光雾山红叶美轮美奂,“环中国国际自行车赛皇后赛道”驰名中外,是“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

第六节  环境影响分析评价

(一)与相关规划协调性分析

《巴中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精神,科学分析了“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的工作重点,对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从《规划》与相关战略规划的协调性看,《规划》与《四川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等规划进行了有效衔接,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农业产业布局、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保持一致。同时,与《巴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农业发展目标任务保持一致,并与水利、气象等领域的“十四五”专项规划进行了对接,规划之间不存在矛盾和冲突。

(二)各环境要素影响分析

《规划》实施后,社会、生态、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等环境影响如下。

1. 社会环境: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和全市第一产业发展,推动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但部分需征占地的项目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存在一定社会稳定风险。

2. 生态环境:农业资源开发项目开发不当可能新增水土流失,造成面源污染;林草资源开发项目开发不当可能破坏原有生态植被、新增水土流失、引来外来物种,影响生态平衡;可能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众多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和脆弱区产生一定影响;现代农业园区(尤其是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园区)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和废弃物可能造成面源污染。

3. 环境空气:项目施工可能带来扬尘污染,但对环境质量影响一般较小;规模化畜禽养殖项目可能带来恶臭影响。

4. 水环境:施工期施工场地废水和施工驻地生活污水可能污染受纳水体和土壤;种植业农药、肥料不合理使用,畜禽养殖业废水处理不当以及农村生活污水未有效处理,可能造成农业面源污染。

5. 声环境:项目施工可能带来施工作业机械噪声。

第七节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一)规划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原则

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处理好项目建设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与相关发展规划的关系;环境保护需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落实到今后规划项目设计和具体实施的各个环节中。

(二)减轻不利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和要求

1.减缓种植业环境影响的措施:深入推进化肥减量化,集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水肥一体化、机械施肥等技术,加大生物肥料、水溶肥料、缓控释肥料等新型高效肥料的推广应用力度。深入推进农药减量化行动,大力推广政府购买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服务,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和长残效除草剂使用,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加强市内优质特色作物用药(农药)联合试验。加强科学选用农膜指导,严禁使用超薄地膜,推广农膜减量替代技术,减少农膜使用量,开展液体地膜、新型可降解地膜试验示范,建立健全农膜回收处理体系。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农药换包装、现金回收、回收保证金等多种方式,建立健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体系。深入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和原料化利用,持续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2.缓解养殖业环境影响的措施: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管,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严格落实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环保主体责任,督促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切实履行污染防治义务,配套完善畜禽粪污贮存、处理、利用设施,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排放。深入推进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建立健全畜禽粪污收集、存储、运输、处理和综合利用全产业链,提高畜禽粪便还田利用率。科学划定渔业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严格执行水产养殖证制度,强化湖库水质监测。加快老旧池塘改造,促进水产养殖基础设施、生产设施装备全面升级,减少污染物排放。大力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因地制宜发展池塘健康养殖、水库生态养殖、稻渔综合种养和流水养殖。

3.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严格执行入园项目准入制度和负面清单制度;对有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园区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严格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资源的再生性、资源的替代性”的发展理念,加强对农业园区副产物的循环利用;强化对农业生产废弃物和园区生活废弃物的统一收集和集中处理。

4.林草资源开发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严格实行以草定畜;在野生生物物种资源丰富的地区,应划定野生生物资源准采区、限采区和禁采区,并严格规范采挖方式;禁止在生态环境敏感区进行外来物种试验和种植放养活动。

5.对重要环境敏感区域及其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和要求:《规划》项目可能涉及一些环境敏感区域,对实施规划有一定制约性。在选址、选线阶段应绕避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以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以及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文物保护单位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禁止建设的区域。

第八节  综合评述

《规划》综合考虑了巴中市现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与资源分布、地形与地貌特点和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与巴中市生态功能区划规划以及其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相关规划基本协调。《规划》实施可有效缓解区域内耕地退化态势,有效控制外来入侵生物蔓延,丰富各类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有效控制典型流域农田氮磷流失、畜禽养殖污染、农村生活污染等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改善土壤和水体环境质量。《规划》项目实施特别是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对空气、水和土壤等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可通过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全程环境监理等保障措施,减少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在工程项目建成后,可能会发生畜禽粪污和农村垃圾转运遗撒、恶臭气体和污染物违规排放等环境问题,可采取委托专业公司运营、加强管理等措施,保障工程正常运行,最大限度降低负面影响。落实各项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后,生态影响和环境污染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实施本《规划》总体可行。

附件1

巴中市“十四五”绿色农产品供给地(重要农产品)




附件2

巴中市“十四五”绿色农产品供给地(特色高效农业)




附件3


附件4

巴中市拟纳入“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项目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