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巩固拓展

“三生相融”促振兴 “歌画西厢”焕新颜

——南江县西厢村的旅游减贫之路

发布日期:2023-11-22 10:24 文章来源:巴中日报   浏览击量:

11月1日,2023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现场揭晓了第四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获奖案例。其中,南江县赤溪镇西厢村旅游减贫案例成功入选。该案例将作为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成功实践,被南南合作减贫知识分享网站——中外减贫案例库及在线分享平台等全球性交流平台收录使用,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分享。
  自然生态环境山清水秀、一幢幢小楼房错落有致、村民活动中心健身设施一应俱全、景区游乐项目众多……如今的西厢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每逢节假日,走古桥、看古树、赏古石、采大叶茶、住小木屋、漂流龙腾峡的游人络绎不绝。去年,西厢村旅游收入达2000余万元,约三成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作为一个偏远小山村,西厢村是如何走上旅游减贫、乡村振兴之路的?近日,记者来到南江县赤溪镇西厢村,寻找答案。
  1 新风新貌入画来
  一墙一风景 培育乡村文明新风

  11月18日一早,记者来到西厢村。俯瞰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村落,东低西高、三面环山,村内道路纵横交错,一条4.5米宽的主干道穿梭在村居民舍之间,良田环绕,修竹点缀。
  来到村口,道路两边村居白墙上的一幅幅彩绘让人眼前一亮。枪挑小梁王、岳母刺字、满江红……一幅幅色彩绚丽的彩绘栩栩如生,处处诉说着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
  “去年,我们邀请专业团队,以‘外树形象、内塑文化’的艺术墙为切入点,将价值观念、道德典范、乡风文明等内容搬上墙面,弘扬真善美,让文明新风润泽乡村。”西厢村党支部书记岳凯介绍。2022年5月,西厢村村“两委”以创建天府旅游名村为抓手,请来四川美术学院画家,在216户村民房屋的空白墙体上绘制了岳飞文化、农耕文化油画。
  “一墙一风景”。如今,彩绘文化墙成为山村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成为宣传文明新风的阵地与窗口,不仅展现了与时俱进的新农村风貌,让文明乡风建设的氛围更加浓厚,还促进了更多游客对村史村情的了解。
  穿过青石板小巷,观音井旁,一朵朵紫色的宝石花迎寒悄然绽放,一如先贤文化的坚守。以“岳氏古牌坊”“神窝石”“丁字桥”等为代表的“五古”景观见证着古村落的历史,众多古遗迹也为西厢村蒙上了一片神秘面纱。
  “扶弱济贫,敬老尊长。谦虚谨慎,进取无疆……”从村史馆外的展览板可以看出,岳飞家风家训在岳飞后裔中的代代传承。据介绍,近年来西厢村广泛开展家风、家教、家训学习,以传承精忠文化为“向导”,开展“道德银行”评比表彰活动,评选“西厢好人”“孝敬之星”“致富先进”等典型,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培育文明村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
  紧抓基础设施建设 让乡村生活更美好
  近年来,西厢村持续打造文化主阵地,抢抓南江“天府旅游名县”创建机遇,积极承接省、市、县的大型活动,举办西厢国际文学小镇第三届萤火虫嘉年华活动、稻田抓鱼体验农趣等系列乡村旅游活动,常态化组织老年群众开展如打太极拳、跳广场舞、棋牌比赛等文化健身活动,不断丰富游客体验活动内容和村内留守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淳朴和谐的良好氛围。
  此外,西厢村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乡村客运、旅游导览图、旅游漫道、道路引导牌、电动观光车和户外运动等项目,修建了环岛村道以及慢跑专道,新(扩)建联网路、村组路、产业路、入户路等5条近30公里,串联起紧邻的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设3个污水处理池,配置210套垃圾收集桶,全面实现垃圾分类处置。如今,目之所及,皆是绿水青山,构成一幅特色田园乡村美丽画卷。
  “现在,随着村子越来越好,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了质的提升。”在精忠广场,正出门散步的村民岳春平聊起这个居住了40多年的村庄时,不禁喜笑颜开。
  2 旅游减贫促振兴
  一个偶然的契机 村民吃上“旅游饭”

  “研学中心建好后,是村集体自主经营还是对外招租?”
  “可以通过公开竞租让专业人员来经营,但用工优先聘用本村村民。”
  “还可以结合西厢村村史和村里的茶园等资源,开发研学农耕体验项目。”
  日前,西厢村里召开了一场党员群众大会,就关于如何经营好村集体投资建设的研学中心,大家各抒己见。
  岳凯介绍,研学中心占地2600余平方米,包含宿舍、试验田等,建好后每年接待研学师生能达到2万余人。
  与此同时,在半山星空民宿前,业主朱学林正撸起袖子拿着工具修整绿化景观并清理杂草,“国庆假期,我们这里生意很红火,游客们耍得不想走。”
  研学旅行、星空民宿只是西厢村发展旅游产业的一个缩影。几年前,西厢村还只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村民吃上“旅游饭”只因一个偶然的契机。“2018年,我们偶然得知邻镇的一位投资人正四处打听修建漂流项目的点位,于是我们主动与投资人对接,促成了村里第一个旅游项目——龙腾峡漂流落地。”岳凯介绍,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产业,村里还拿出党员示范工程的100万专项资金修建休闲度假小木屋。后来,又通过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将10间小木屋悉数出租给朱学林经营,便有了如今的半山星空民宿。
  聚焦“旅游+” 打造农旅产业新业态
  尝到旅游的甜头后,西厢村便在这条“赛道”上越走越好。
  近年来,该村立足独特的奇石景观、秀美的山水资源、厚重的文化传承,通过“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丰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内涵,打造农旅产业新业态,种植以青钱柳为主的中药材4000亩,建成茶叶优质原材料供应基地500余亩,实现年产值1500万元;建成农耕文化研学基地、龙腾峡漂流等农文旅项目24个;村集体筹资建成稻田摸鱼、荷鱼共生、竹筏亲水、萤火虫、网红草、篝火晚会等特色体验区,打造半山星空民宿、西厢记忆、西厢水云间等巴山民宿,连续举办萤火虫嘉年华等特色活动20余次。
  随着“歌画西厢”的招牌日益响亮,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据介绍,2022年西厢村旅游收入达2000余万元,村民就近就业150余人,约三成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30岁的岳龙丰是“逆流”回村创业的年轻人之一。他经营的生态养殖场以南江黄羊、走地鸡、跑山猪养殖为主。今年国庆假期,西厢村迎来旅游小高峰,岳龙丰也跟着忙碌起来,“游客点烤羊、烤鸡的订单很多,假期就有3万多元收入。”
  下午,阳光正好。10多名村民正在西厢村青钱柳园区进行除草、施肥等日常管理工作。他们说,如今的青钱柳成了村民致富的“摇钱树”。
  通过种植青钱柳,西厢村将1500多亩荒山变得郁郁葱葱。“目前,青钱柳还没有发芽,我们主要负责修枝、施肥等管理工作。”园区管理人员张文奉一边修剪树枝一边介绍,园区的主要劳动力是西厢村以及文昌村村民,忙的时候每天有100余人来务工。
  村民岳俊成介绍,青钱柳主要有药用、食用、经济、园林等价值。园区种植的青钱柳经济效益好,产品远销美国、德国,每人每天务工能挣80元。
  “我平时务农,有活儿的时候就过来务工。特别是采摘的时候,看到满眼的绿色,就能感受到绿水青山带来的好处。”正在施肥的西厢村村民岳继荣激动地说。
  岳凯介绍,目前全村从事旅游服务行业达160余人,全村年人均增收3000余元,村集体经济收益突破150万元,该村先后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四川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四川省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四川省生态宜居名村”等。


  ■延伸阅读
  我市4案例入选全球减贫案例
  全球减贫案例征集系列活动致力于通过案例征集评选,推广分享中外减贫成功实践,推动“共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自2018年启动以来,已连续举办四届。我市成为全省唯一连续四届入选全球减贫案例的市(州)。
  第一届
  由"发羊"到"借羊"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四川省南江县黄羊养殖产业扶贫案例
  南江县黄羊养殖产业扶贫模式是南江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探索总结出的,该模式分为“借羊还羊”和“托管代养”两种方式。“借羊还羊”是指由当地扶贫企业出资购买优质能繁母羊,并“借”给村里有养殖意愿和能力的贫困户饲养,养殖收益归贫困群众所有,养殖两年后贫困户再将所借黄羊“还”给村集体,再由村集体“借”给其他贫困群众饲养,滚动发展。此外,倡导项目村引进专业养殖大户集中“托管代养”,没有养殖能力的贫困户可以入股分红。南江黄羊“授渔”式可持续扶贫模式解决了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的资金和技术难题,更重要的是以“造血”替代了“输血”,激发了贫困户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为农业产业发展助力脱贫奔康提供了可复制、易操作的典范。
  第二届
  “N+脱贫有我”--巴中市巾帼脱贫模式案例
  “N+脱贫有我”巴中市巾帼脱贫模式是聚焦全市22.3万贫困妇女,通过“扶智+扶志”“培训+就业”“帮扶+增收”“政策+致富”相结合,坚持“同等责任、同等标准、同等考核”,针对贫困妇女打造扶贫小额贷款、妇女财政贴息小贷、妇女创业小贷等支持妇女发展融资品牌,培育贫困妇女就业创业主体,辐射带动全市贫困妇女脱贫增收,使妇女在决胜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在该模式的实施下,我市20余万妇女从中受益。
  第三届
  创新“三社”融合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通江县产业振兴案例
  通江县自2020年初开始,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大力推动基层供销社+村集体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三社”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在县域内7个镇8个村开展“三社”融合试点。试点探索经营创收利润按照10%集体经济优先分红、10%滚动发展预留、30%管理团队奖补、50%股份合作的“1135”分红模式,通过“以资金入股供销公司的股份合作、共建产业基地的产业合作、农资经营等业务合作”的融合模式,按照固定回报、经营服务分红方式,实现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供销社多方利益共享。
  第四届
  “三生相融”促振兴“歌画西厢”焕新颜——南江县旅游减贫案例
  近年来,南江县西厢村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核心,实施产业园区、田园景区、新型社区“三区同建”,探索出农文旅融合、政企农携手,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相融”的旅游减贫富民新模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