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巩固拓展

南江县:用好用活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 助推“三区同建”

发布日期:2024-01-29 11:12 文章来源:南江县乡村振兴局   浏览击量:

南江县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以2023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为契机,撬动项目区资源要素聚集,围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统筹生产、生态、生活空间布局,积极探索产业园区、田园景区、新型社区“三区同建”,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耦合联动,实现生产、生态、生活“三生相融”,实现“产村景文人”深度融合发展,为革命老区人民开辟出一片“富裕、富美、富足”的乡村振兴幸福地。

建设产业园区打造美丽经济,实现产村相融。项目区坚定把产业园区建设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增长、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载体和推进产业升级的重要基地,因地制宜发展长赤翡翠米、南江大叶茶等特色产业。实施高标准农田5.4万亩、建设翡翠米良种繁育基地,购置精深加工设备1套、提升生产效率,同步配套电商平台等,全面提升翡翠米市场竞争能力;同步提升红顶茶园配套灌溉、采摘等基础配套设施。通过规范化建设、规模化发展,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经营结构,建成“研产销+”一体化全产业链,建成连片成带、集群成链、区域优品的川东北特色优势产业基地,有效扭转农业产业“零、散、弱、小、乱”的现状,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活力显著增强。项目区内大力培育壮大农民合作社及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20余家,吸纳带动周边群众一边发展庭院经济,一边就近务工,人均增收3000多元。目前,全县相继建成18个国家和省市县特色农业产业园区,“以园带村、以村兴园”的“四级”产业体系全面形成、梯次壮大。

建设田园景区塑造美丽生态,实现景村相融。项目区按照“一村一韵”的模式,深度挖掘和利用不同村落的自然环境、乡土文化,因地制宜发展田园观光、研学体验、健康养老等旅游业态,把全域旅游精准覆盖到村到点。围绕“醉美玉湖”AAAA级乡村旅游景区,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成立“醉美玉湖”片区党委,推动片区6个单位抱团发展。利用川陕苏维埃革命旧址等红色遗址遗迹、华润·希望小镇、中山寨、玉白渔村等资源,开发餐饮、住宿、水上游乐、观光体验等项目,实现农房变客房、农村变新村、山区变景区。利用传统节假日举办庖汤节、抓鱼节、龙舟赛等民俗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红色文化研学及团建活动,打造“上观龙泉田园风光、下赏玉湖半岛美景”的乡村旅游精品区,推动景村相融、景人共兴,项目区建成南江县城和巴中市区周边游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实现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户2000余户8000余人,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建设新型社区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人文相融。项目区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建设治理齐步走,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现农民生活富足。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补短提能为突破口,推动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纵深推进路、水、电、气、讯“五网”提质工程,全面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庄清洁、美丽新居“五大行动”,确保乡村建设由表及里、形神兼备。项目区内13个村已全面完成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达95%以上、处理率达100%,通乡通村公路硬化率均已实现100%,农村5G网络实现中心村全覆盖,建成2个乡村示范点,红光镇柏山村获得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村。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铸魂”,树立新村新风、家美人美的理念。大力开展整治大操大办推进移风易俗行动,深入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创新打造“道德银行”、治理专员千人行等治理品牌45个。红光镇率先试点推行农村党员“驾考制”,通过思想教育和制度约束构建常态长效的全覆盖党员管理体系,全镇农村党员基层治理参与度、服务发展的主动性显著提升。不断赓续革命老区红色血脉,厚植深耕服务情怀,组建村级“红色轻骑队”、社区“红色代办队”,党员干部上门接件代办民事服务,实现群众办事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