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巴中市乡村振兴局 > 其他法定信息

全市二季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现场拉练侧记(一)

美丽乡村入画来

2023-07-17 15:55 来源: 掌上巴中

7月11日至18日,巴中市2023年二季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现场拉练如期举行。本次现场拉练持续聚焦市委“五个确保”年度目标,落实“稳、防、拼、创”四字策略,重点检验“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实施资金项目质效双提行动、东西部协作项目品牌提升行动、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通过综合评比、现场问效,问出新干劲、拼出加速度,各县(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为冲刺乡村振兴年度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通江县

紧扣“一个目标”

构建“三大体系”

实施“五大行动”

眼下正是有着“水果皇后”之称的蓝莓成熟季。7月11日,记者跟随现场拉练组走进通江县杨柏镇太平场村,一簇簇颗粒饱满、色泽纯正的蓝莓果缀满枝头,令人垂涎欲滴。摘下一颗成熟的蓝莓放进嘴里,顿感果味浓郁、满口馨香。

太平场村原名太平社区,是在2021年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期间,由“2村1社区”(原骡子坡村、青山梁村、太平社区)合并而成,全村共3562人,其中脱贫人口141户521人、易迁户55户183人、防返贫动态监测对象3户9人。曾经的青山梁村是有名的贫困村,与其他几个村(社区)合并成太平场村后,相继成功创建省级、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四川省第三批乡村治理示范村。这样的蜕变,让太平场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收获着不一样的经验。

特别是去年,太平场村被纳入实施通江县浙川东西部协作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引入浙江先进理念规划美丽乡村,项目总投资1895万元,新建了节庆舞台、观水栈道、研学广场等,积极推行“协作项目+以工代赈”,村两委统一组织劳务就近务工,带动全村288户386人(其中脱贫户62户84人)实现增收294万元,人均增加务工收入7616.58元。“产业园常年用工300余人,其中脱贫人口160人以上。”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年人均务工收入1.2万元以上,最高的可达到2.2万元以上。

太平场村只是通江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通江县紧盯“创建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县”目标,紧扣“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主线,着力构建“三大体系”,大力实施“五大行动”,持续推动脱贫成果巩固拓展、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紧扣“一个目标”,坚决扛牢责任担当。坚持把“创建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县”作为总体目标,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创建方案,细化工作任务,明确时间节点,建立“双月盘点、季度交账、半年验靶、年终考核”工作机制,落实“1+34”衔接政策,编制年度实施方案,完善困难救助、教育帮扶、医疗帮扶、就业帮扶、残疾人帮扶等5个专项方案,为创建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县奠定坚实基础。

——聚焦“两个重点”,全力夯实工作根基。 全力抓好集中排查和问题整改,截至目前,2022年审计反馈的27个问题和集中排查发现的124个问题已全面整改到位,2022年度国、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已制定整改方案,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正扎实有序推进,立行立改问题7月底前整改到位。

——构建“三大体系”,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构建防止返贫监测帮扶体系,脱贫群众稳定增收体系,重点帮扶县、村支撑体系,全力以赴守底线、促增收、助发展。年度争创省级重点帮扶优秀县、4个省级重点帮扶优秀村和5个市级重点帮扶优秀村。

——创新“四大举措”,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智志结合,用榜样力量激发脱贫群众树立信心;着眼联农带农,通过“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返租倒包”“大产业+小庭院”等措施,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强化稳岗就业,拓展务工就业渠道,全县农户务工就业20余万人,其中脱贫群众4.75万人;探索创新“631”“1135”等利益联结机制,全县集体经济经营性总收入1430万元。

——实施“五大行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实施资金、项目质效双提行动,全面规范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实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强基提质行动,全面巩固易迁后续扶持成果;实施东西部协作和省内对口帮扶品牌提升行动,全面提升协作帮扶成效;实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促进行动,全面加快和美乡村建设;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行动,全面推进平安法治乡村建设。

如今,通江县正坚定不移抓好动态监测帮扶,持续用力做好集中排查“后半篇”文章,扎实做好国省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千方百计促进群众增收,着力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加显著,确保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县”。

平昌县

巩固省级重点帮扶优秀县创建成果

积极争创乡村振兴先进县

7月12日,记者来到距离平昌县城40余公里的澌岸镇梭滩村。该村共有居民740户2129人,其中脱贫户113户,336人。监测户4户(突发严重困难户)13人,已消除风险1户,4人。近年来,梭滩村努力发展集体经济,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

梭滩村根据本村实际情况,把握政策改善民生,抓住机遇求发展,在产业方面“多点开花”,发展特色水果产业红心柚、葡萄柚100亩,种植花椒100亩,发展生态水产养殖50亩,建食用菌(羊肚菌)种植基地2处,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蛋鸭养殖企业……目前,梭滩村正在规划发展以农家乐、垂钓、休闲烧烤、采摘为一体的乡村旅游。

此外,梭滩村还通过改扩建文化活动室、老年活动场所、图书室等基础设施,村小、便民服务代办点、文化院坝等附属设施使梭滩村的整体形象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幅度提升。

今年来,平昌县把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作为底线任务,以不胜不休的战斗姿态、抓铁有痕的务实举措、敢为人先的实践路径,紧抓防止返贫监测帮扶、产业发展、促进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等工作重点。

——“日常监测+集中排查”,构建“四化”防止返贫监测体系。全县落实网格长、监管员、监测员5760名,构建形成县、镇、村、组四级联动网格,采取类别化管理、网格化监测、便捷化识别、差异化帮扶“四化”常态监测帮扶体系,突出“看、算、比、评”关键步骤,坚决守住不发生整村整乡返贫底线,今年来新增监测对象177户585人。

——“特色产业+庭院经济”,构建三产融合发展格局。以产业支撑促进乡村振兴,巩固提升花椒、茶叶、蔬菜三大种植业和肉牛、生猪、水产三大养殖业的“3+3”特色产业,安排庭院经济项目补助资金500万元,支持农户发展小果园、小椒园、小茶园、小禽园等“小微经济”,形成大产业引领示范,庭院经济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三区同建”“三产融合”的乡村发展新业态。

——“六大举措+四大机制”,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围绕“两个收入增速”达标,年初规划定增收、务工就业稳增收、产业发展促增收、集体经济领增收等六条硬措施,落实组织领导、推进落实、资金保障、考核评估四大保障机制,构建形成促进脱贫群众增收全过程、闭环式工作体系。安排产业发展项目资金2.53亿元,全县转移就业28.6万人、就近就业7.3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5.6万人,就近就业1.6万人,落实公益性岗位4651人。全面落实金融支持就业创业举措,新增“小额信贷”“富民贷”“巴山红色贷”等1392笔2.7亿余元。推行十种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378个村(社区)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3075余万元。

当前,平昌县正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围绕“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树牢底线思维,聚力“建体系、夯基础、抓重点、出特色”,持续巩固省级重点帮扶优秀县创建成果,积极争创乡村振兴先进县。

恩阳区

坚持“三区同建”

努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13日,在恩阳区柳林镇海山村5000多亩高标准农田内,一片片秧苗进入旺长分蘖期,碧绿的秧苗随风起舞,似乎丰收在望。

海山村由原海山村、过街楼村、海山坝村合并,共有 902户3892 人,辖12个村民小组,有脱贫户167户601人,监测户2户8人。属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获市级“乡村振兴先进村”称号。

从曾经的贫困村到如今远近闻名的“明星村”,海山村的巨变,主要源于产业发展,从“大产业、大旅游”的思路出发,整合资源要素,引导产业向园区聚集、园区向景区集中,大力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观光农业、休闲体验农业、康养度假产业。

今年,海山村又投入资金364万元,大力发展优质粮油。同时积极融入农耕文化体验、特色产品展、民谣音乐节等新兴农旅业态,带动村民发展农家乐、乡村民宿、休闲垂钓场等,坚持“三区同建”,努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海山村的奋斗史也折射出恩阳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的持续用力。

今年以来,恩阳区聚焦市委“五个确保”年度目标,围绕构建“三大体系”,实施“五大行动”,深研实谋、对标考纲、压茬推进,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做实监测帮扶,守牢底线任务。围绕“盯村抓户”,建立“1433”防返贫监测帮扶推进机制,新纳入监测对象37户 126人,通过精准帮扶,累计消除返贫风险208户655人,无一人“漏测失帮”,守牢防止返贫底线。

——聚焦产业就业,促进持续增收。紧盯“稳定增收”,建立“1234”促进脱贫群众增收体系,深化“五个一 ”增收工程, 新发展庭院经济9700亩,兑现产业发展到户补助资金1000万元,实现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 3.75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稳岗就业目标任务。

——管好资金项目,实现质效双提。建立“133”资金项目推进机制,争取到位中省衔接资金22355万元,制定“一本通”、绘制“流程图”。截至目前,中省衔接资金支出13500万元,支出进度60.54%。制定“1+1+4”工作推进方案,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建设标准试点。

——强化问题整改,巩固脱贫成果。聚力“补短强弱”,建立“督查—反馈—整改—回头看”闭环工作机制,组建4个督查组,分片区、全覆盖常态督查督导,持续推动各级反馈问题整改。

在恩阳区, 一个个村庄变景区,村容村貌显著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呈现出一片乡村振兴新图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