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巴中市乡村振兴局 > 其他法定信息

扶贫攻坚的一面旗帜——回顾“八七”扶贫攻坚中的“巴中经验”

2023-09-21 09:37 来源: 巴中日报

1986年,通江、南江被列为国定贫困县,平昌县、原巴中县被列为省定贫困县,是全省连片贫困地区;2020年,巴中所有贫困县摘帽、所有贫困村全部退出,49.9万贫困人口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实现了巴中由贫穷到小康的嬗变,谱写了一部挑战贫穷、扶贫帮困、摆脱贫困和消灭贫困的雄壮史诗。
  回眸巴中扶贫开发历程,不断探索创新,积累了很多值得总结的新办法、新举措和新经验。特别是在“八七”扶贫攻坚期间,巴中创造了享誉全国的“巴中经验”,成为扶贫攻坚的一面旗帜。
  近日,本报记者联系“八七”扶贫攻坚期间我市从事扶贫攻坚工作的干部何国章和3名基层干部,通过他们的讲述,重温“八七”扶贫攻坚时期那段峥嵘岁月!

编者注:
  何国章,1993担任通江县扶贫开发办主任,1997年3月调任巴中地区扶贫开发办副主任,2011年担任巴中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副局长,2015年退休,从事扶贫开发工作22年。近日,记者联系到何国章,聆听他讲述“八七”扶贫攻坚的奋斗历程。
  ●何国章 大巴山的奇迹
  1994年,刚成立地区的巴中,开始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当时巴中地区300多万人口中有近百万贫困群众,按照中央和省上扶贫攻坚的要求,巴中紧紧围绕解决群众温饱这个中心,以交通为突破口,相继掀起以省道干线公路改造和县乡标美路建设为重点的两轮交通大会战,以治水为重点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狠抓井池园配套、种养加结合为特色的池园经济,圆满完成了“八七”扶贫攻坚任务,解决了百万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基础设施面貌有了显著改观,430公里干线公路得到改造,主要进出口通道全部打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7年扶贫历程让我们认识到,改变落后面貌,必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因此,我们创造了享誉全国的“巴中经验”。
  “巴中经验”之所以在全国推广,成为扶贫攻坚的一面旗帜,群众的苦干实干是根本。贫困地区什么都缺,唯独劳动力不缺。把劳动力调动起来,没有什么战胜不了的困难。南江县原长赤区修二南路时,1000多名农民工住在川陕交界处的陈家山。1996年7月的一个晚上,陈家山上狂风、冰雹、风雪突然袭击,农民工用树枝和茅草盖的窝棚被掀得无影无踪,他们却相互扶着,冒着冰雪赶到远处的林场蹲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大家毫无怨言,继续战斗在修路的战场上。
  巴中的干部也吃得苦,为了打赢“八七”扶贫攻坚战,全区3000多名干部进驻贫困村,村民小组组长把带领乡亲脱贫作为己任。通江县原赤江乡天井村一组组长向忠平,是当地池园经济大户,他把九户特困户全部包了下来,通过资助、提供饲料,帮助修微水池、发展种养业等方式,实现脱贫。
  建区之初的巴中地区,通、南、巴、平是国定或省定贫困县,财政赤字高,农民收入低,90多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银行贷款有限,招商引资困难……在这种极端困难情况下,巴中还是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创造了享誉全国的“巴中经验”,实属奇迹!
  编者注:
  在何国章的讲述中,记者了解到,“八七”扶贫攻坚中涌现出很多真抓实干的基层干部。为此,记者采访了3位年逾70岁、“八七”扶贫攻坚中的亲历者,他们分别是枣林镇退休干部罗光成(曾在灵山村当扶贫干部),南江县桥亭镇铁坪村原村主任易文才,平昌县驷马镇双城村原党支部书记周树义,通过他们的讲述,让我们重温那段峥嵘岁月,感受“八七”扶贫攻坚给老百姓带来的好日子。
  ●罗光成 适龄儿童能就近入学
  说起灵山村“八七”扶贫攻坚,罗光成总结出两个特点。一是当地老百姓能吃苦。灵山村地处阴灵山主峰下,属于高山地区,交通环境恶劣。为了解决出行,老百姓投工投劳,吃住都在工地上,将枣林至灵山场镇的14公里简易乡村公路整治修建成山区三级泥结石公路;新建灵山至青山乡和灵山至南江县朱公乡的连接公路6公里,实现了灵山村社社通公路,全村受益人数达到70%,灵山及周边村群众出行不再难。二是灵山村的教育扶贫实施比较早。“八七”扶贫攻坚期间,灵山村在原来的小学基础上,新建“八一希望小学”,含运动场、教师学生生活配套设施,形成了标准的小学教育体系,使灵山村及周边七里碥、牌坊梁村的适龄儿童都能就近入学。
  ●易文才 村里有了出山的道路
  易文才所在的铁坪村因为平均海拔1300米,属高寒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出村路就是一条村民走出来的乡间小路。“八七”扶贫攻坚期间,在政策支持和村民投工投劳中,村上修了一条用泥碎石铺成的机耕道,全村人从此有了出山的道路。和现在出门就坐车、脚下就是水泥路相比,通过这条机耕道到场镇,还是要凌晨4点多起床出发,晚上7点多才能到家。村民出门的时候,背上背着土核桃、土鸡蛋、野山菌等农作物,要拿到场镇上去卖;回来的时候,要背几袋肥料,手上还提着装有盐巴、洗衣粉等日用品的袋子。他们的背上从没轻松过,但即使这样,老百姓的脸上还是洋溢着路通后的自豪。
  ●周树义 微水池里装上了“发财水”
  在周树义的带领下,我们看到了“八七”扶贫攻坚时修的微水池。微水池位于村民冉金平房屋旁,曾是冉金平一家的经济来源。周树义介绍,池中养鱼、池面放鸭、池边喂鸡、屋后栽树养猪,仅这口微水池,当时冉金平一家能挣近万元。经过“八七”扶贫攻坚,双城村有两个特别大的变化:一是温饱问题解决了,没有人再寅吃卯粮饿肚子,逢年过节还能吃上肉;二是以前大家一年到头几乎不会置办新衣服,但双城村不少村民会到街上买布,然后到村里的裁缝店做新衣服。

  记者手记
  “巴中经验”历久弥新

  “巴中经验”是在1996年10月,省委、省政府在通江召开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上,时任省委书记谢世杰提出的,将“巴中经验”概括为“艰苦奋斗,真抓实干”,随后经过不断的总结、丰富,“巴中经验”的本质特点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巴中经验”之所以享誉全国,是党委政府把扶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以坚韧不拔的态度、抓铁有痕的力度、创新推进的举措、不胜不休的决心,一年接着一年干;是一大批干部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克服地区成立时的重重困难,勇敢承担起党和人民的重托,带领巴中人民越温致富;是无数名普通群众传承发扬红军精神,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肩挑背扛打通了出行通道,在河谷重山中建起一座座桥梁,不仅解决了温饱,也为巴中未来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后经年,我们又经历了新阶段十年扶贫开发、连片扶贫开发、精准扶贫,巴中人从没有躺在“巴中经验”的功劳簿上睡大觉,不同的历史时期,“巴中经验”历久弥新。今天,我们回顾巴中建立地区30周年历程,重温扶贫攻坚的一个个温暖瞬间,就是为了进一步向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四川篇章”的“巴中探索”目标挺进再挺进,让300多万干部群众继续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巴中人的精神,为振兴发展注入澎湃动能。我们坚信,巴中,未来可期!

  大事记
  1986年
      通江县、南江县被列为国定贫困县,平昌县、原巴中县被列为省定贫困县,是全省连片贫困地区。
  1994年
      巴中地区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通过1994年—1995年两年攻坚,解决了20.71万人的温饱。
  1996年
      10月24日,谢世杰(时任省委书记)认为“巴中经验”主要有四靠:一靠长征精神,二靠共产党领导,三靠人民群众,四靠务实作风。
  1997年
      巴中市(县级市)实现扶贫攻坚目标。
  1998年
      平昌县实现扶贫攻坚目标。
  1999年
      2月4日,温家宝(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批示:四川巴中地区扶贫攻坚的成就说明,只要找准路子,真抓实干,就能改变面貌。巴中的经验和他们在实践中形成的“艰苦奋斗,苦干兴区,实干改变面貌,大干促进发展”的精神,对全国扶贫工作具有普遍意义。至此,由“巴中经验”提炼而成的巴中精神走向全国。同年,通江县、南江县实现扶贫攻坚目标。
      4月1日,新华社记者蒋作平以《扶贫攻坚的一面旗帜》为标题,在新华每日电讯上对“八七”扶贫攻坚的“巴中经验”进行详细报道,引发强烈反响。
  2001年
      3月16日—18日,温家宝(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视察巴中时指出:巴中确实是全国扶贫攻坚的典型,巴中所创造的经验对于全国扶贫攻坚具有普遍意义。“巴中经验”最根本的有三条:第一是艰苦奋斗;第二是从实际出发,闯出一条发展的路子;第三是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
  2002年
      通江、南江、平昌三县被批准为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巴中开始进入新一轮扶贫开发。
  2005年
      温家宝(时任国务院总理)在视察巴中时要求:新阶段的扶贫开发,要注意解决好农村行路、饮水、看病、上学等“四难”问题。
  2014年
      巴中开始聚焦“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推进“五个一”帮扶,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
  2020年
      巴中所有贫困县摘帽、所有贫困村全部退出,49.9万贫困人口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